用药治疗
用药治疗
用药治疗肾炎的免疫发病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抗原、抗体的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多种介质的参与等,因此肾炎的治疗应针对消除或削弱这些环节。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措施有些已取得较好疗效,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有些可能有效;如抗凝治疗用于某些肾小球疾病;更多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病主要治疗为清除体内残余病原、对症及保护肾功能,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
(1)休息:无论病情轻重,早期均应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显著消退、血压正常及肉眼血尿消失,通常需要2~3周。血沉正常后可上学,但尿Addis计数正常前应控制活动量。
(2)饮食:急性期宜限制水、盐及蛋白质摄入量。一般采用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用糖提供热量。盐摄入量控制在1~2g/d水平,伴肾功能不全时用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以0.5g/(kg·d)为宜。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
2.抗生素
主要目的为清除残余病菌,可用青霉素20万~30万U/(kg·d)或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治疗2周。疑有其他病原时,可加用其他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3.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压等。
(1)利尿:轻度水肿者可选用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DHCT)2~3mg/(kg·d)口服,尿量增多后加用螺旋内酯(spironolactone,antisterone)2mg/(kg·d)口服。口服利尿剂效果差或重度水肿病人可静脉滴注或肌注呋塞米(furosemide,速尿),每次1~2mg/kg。还可采用新型利尿合剂即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各0.3~0.5mg/kg,呋塞米2mg/kg,一起加入10%葡萄糖~ml中静滴,利尿效果优于单用呋塞米。
(2)降压:首选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每次0.25~0.5mg/kg,3~4次/d口服或舌下含服。如血压仍不能控制可用尼卡地平(nieardipine,佩尔地平,perdipine)每次0.5~1mg/kg,2次/d;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氨酸)1~2mg/(kg·d),2~3次/d;哌唑嗪(prazosin)每次0.02~0.05mg/kg,3~4次/d,口服。
4.重症病例治疗
(1)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于起病第1~2周尿量减少,可有氮质血症,以后随肾脏病变的好转而尿量增加,BUN、Cr亦随之降至正常。但有少数患儿病变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纤维素样坏死,或上皮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积,很快形成大面积新月体,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少尿甚至无尿,肾功能衰竭,亦有可能发展为急进性肾炎。
①少尿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利尿。
A.严格控制水分入量:“量出为入”,仅补充不显性失水按ml/(m2·d)或[婴儿20ml/(kg·d),幼儿15ml/(kg·d),儿童10ml/(kg·d)]及前一天尿量和异常失水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