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是一类相对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患病率大约在10.8%,也就是说有1.3亿左右的人患有肾脏疾病。而慢性肾炎又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大概占到了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30%-46%左右,大约有多万人。
慢性肾炎对患者造成5大伤害
1,患者的皮肤比较干燥,呈灰黄色并伴瘙痒,瘙痒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2、肾炎患者由于排泄功能受到影响,使得体内堆积的尿素进入到消化道,细菌在肠道内发生作用,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血和腹泻等。
3、慢性肾炎会使心、肺变水肿,由于肾性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4、慢性肾炎会使肠道吸收钙降低,造成患者的低血钙。
5、贫血是肾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肾小球肾炎初期是不会出现贫血的,但到了晚期随着肾损伤加剧,肾脏分泌促红素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便形成贫血。
患者谨记肾炎6个临床表现,早发现早治疗
1
尿液出现异常肾脏出现问题,最直观的可能反映在尿液中,尿液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医院检查。
夜尿:如果夜间尿量增加,可能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
尿色异常:如果尿色是深褐色、酱油、肉洗水或浑浊如米洗水,应立即就医查明原因。
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毫升,如果不喝过少的水,发烧、出汗、腹泻等前提下,小便突然减少,是异常的。此外,每日尿毫升以上也应检查,以排除肾病的可能性。
2
水肿水肿轻者仅有眼睑及颜面水肿,午后下肢水肿较明显,休息后多可消退;重者水肿可波及全身。
3
蛋白尿蛋白尿为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非选择性蛋白尿(多数2克/日),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3.5克/日),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类似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最主要依据。
4
高血压高血压通常发生在肾脏疾病发生后,即尿液先改变,然后血压升高,但也有尿液改变与高血压同时发生的情况。血压升高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即血压越高,进展越快,肾炎发展越快。肾脏疾病直接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成人高血压患者的5%~10%。其中,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由其他肾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实质高血压。临床上,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以及狼疮性肾炎等疾病普遍存在,并可能伴有血管病变或肾缺血,常伴有高血压。
5
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在早期是正常的。大多数肾功能是慢性进行性损害。如果尿量较软(少于毫克/天)或少尿,常伴有水肿,肾小管功能障碍更明显,尿量增加,伴有夜尿和水肿不明显。肾小球球功能轻度受损(内生肌肉和肝脏清除率降低或微含氮血液涡动)逐渐出现,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最终出现尿毒症临床表现。
6
血尿血尿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即为肉眼可看见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混浊且呈红色,有的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而镜下血尿则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可以发现,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大于1个。血尿是大部分儿童慢性肾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当然,血尿的原因众多,肾炎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当家长发现儿童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检查,必要时需做尿常规检查以排除肾性血尿的可能。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更多肾脏健康问题,点击“阅读全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