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应该知道脚上有很多穴位,它们连通全身各个部位,器官,可以影响我们身体机能运行。舌头也一样,舌头和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脏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里面,是很重视舌诊的,虽然舌头很小,但是在诊断中,根据舌象判断疾病非常重要。舌头分为几个不同区域,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代表不同的脏腑、器官。其中舌尖代表心肺、舌中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侧代表肝胆。当某个区域发生变化时,就表示相对应的脏腑出现问题。在中医里面,是很重视舌诊的,虽然舌头很小,但是在诊断中,根据舌象判断疾病非常重要。舌头分为几个不同区域,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代表不同的脏腑、器官。其中舌尖代表心肺、舌中代表脾胃、舌根代表肾、舌侧代表肝胆。当某个区域发生变化时,就表示相对应的脏腑出现问题。除了舌头不同区域外,舌头的形状、舌色、舌苔、润燥等也反映着我们身体变化。这个在舌苔上表现很明显:一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随病情由轻变重,舌苔也会由薄变厚,表明病邪由表及里;若舌苔由厚变薄,说明病情好转。
因此,我们可以看舌头,知全身。学会了舌诊,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我们身体变化了,下面就看看常见的几种舌象。
正常舌头:淡红舌,薄白苔
阳虚舌象: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淤血舌象: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血虚舌象: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阴虚舌象: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水湿舌象: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我们看舌头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个是看神气,神气是从舌头的亮度来看的,看他的明暗,从而显示神气的强弱,反应整个人的生气、精神。
再一个就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干净与秽浊,反应整个中气的清浊强弱,苔主要反应的是脾胃之气。
最后看舌体,舌体的厚薄啊,红与黑啊,软与硬啊,反应了他的整个的全身气血的一个分布、盛衰的情况。实际上还是从神、气、形三个层面去看。
另外,舌诊前避免食物饮料等染舌苔,造成舌诊不准。
舌诊精要: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4)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空间医学舌诊
中医讲求“望闻问切”,舌诊即是“望”。舌是人体健康的全息影像,舌质反应细胞内物质的盈亏与运化情况,舌苔反应人体空间能量的运行情况。通过舌质、舌苔、舌神的观察分析,了知人体各部位的虚、实、燥、实!结合诊所现有疗法!准确辩证,提高疗效!舌诊打破病名,参考病症,适合基层全科推广。
空间医学特点
空间医学从一个全新角度来阐释人体,从人体气血营卫的活动中找到引起疾病的主因,从而指导临床操作。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细胞、物质、能量的理解,中医新讲。
空间医学是建立在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论点上的结合与创新。以空间为桥梁构架起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理解,以中医的调养方式作为治疗疾病的主导,更加强调整体性。
空间医学的理论点就在气血运动上,我们称气及一切无形的为能量,血及一切有形的为物质。空间医学与众不同的舌诊诊断就是在这个论点,上结合传统舌诊和营卫变化总结出来的。
空间医学思维整体性强,所用药少,但效极好,容易学习掌握。稍有中医基础者经过认真学习均可掌握。
小方中药
空间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都是体内细胞活动的空间造成的,调节人体大(三焦及后背太阳区、各个脏腑)小(细胞内)空间是首要方向,同时也对中药药物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把药物的气与味更加细致的剖析理解,通过运用药物让气的走窜来达到畅通空间的目的。并总结出了一套新的用药方式——“舌诊小方”。具有用量小出奇效的特色??
?经过十多年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净化人体内部空间,为细胞的辐射、能量的畅通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推动、撞击各细胞群体,激活、改善细胞的活力,恢复细胞的吞吐功能,从而发挥和调整人体本身潜能(人体自愈能力),最终达到强功能、健身心、治未疾、疗己病的目的。“调功能,祛其疾”为主要用药思路,所以不讲病名,只讲症状。
小方治病以药物功能的具体化为基础,以药物的“气”与“味”为工具,整体地调动了各部位空间的能量,以“推”、“宣”、“提”的方法使能量转变成动力,促进人体内的清升浊降。
根据病人病情调整配比时,每个方剂最多不超过七味药,每味药用量1-7克。药味虽少,药量虽轻,确用其灵巧之力,靠推动人体内部能量的运行,达到四两拔千金之功效。
药磨粉做成茶叶袋装泡开水喝即可,免煎煮,口感好。其方安全、高效、其法简单方便、味清淡口感好,病人易接受,初学者也可以快速体验效果。
在治疗原则上,人体空间医学以“公转畅通”为总原则,讲究能量的清降清升、至实至虚,有章可循又机动灵活。在畅通公转运行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公转任脉段和督脉段交接之处的能量压力差。面对现代医学提出的繁琐病名,??人体空间医学提出:打破病名,参考症状,即:?不受现有病名的限制,参考症状,查找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郭大夫用极精确的一句话点清药物的功能主治——用药不在多,而在于拿捏得准,分寸得当,在于药之精确、神速。
所谓“神”,是指药性直接在病灶处发挥作用;
所谓“速”,是掌握好药物的能量速度。
小方治病具有药味少、药量小、疗效好的特点。
??常用中药有二十多味,遵循空间医学“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公转畅通”十六字方针,依据“抛开病名,参考症状”的原则,每次开方??3-7位药,每味药??用量1-3克,确可以四两拨千斤,研粉装袋后直接开水泡服。免煎煮口感好病人易接受,初学者也可以快速体验效果。该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易学,易懂,易用、操作简单方便、病人易接受等优势。等优势。?赵刚:自幼随外祖父研习内经,年接触空间医学跟随郭老身边学习及临床,经郭老四年亲身教诲,系统的掌握空间医学真髓,并在郭老创办学校任教三年,积累大量教学经验。年开始独立经营,经过两年临床完善,于年12月面向社会扩大空间医学的宣传和推广。同时在空间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加强了传统医学中对空间的理解。应用人与自然空间相互影响与《内经》中对人体阐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七味一体思维体系;以公转为核心导引气血、调和平衡、畅通空间、化繁为简的应用体系。在临床对心肺、肝胆、肠胃、妇科等均有显著疗效。
特别提醒:由于赵刚老师在空间医学创始人郭志辰先生身边跟师多年,本课程是对郭志辰老先生所创立的空间医学最原汁原味的还原,也是对郭老的致敬,课程易学、易懂、好用,临床实用价值极高,值得深入学习和临床应用。
小方应用范围及疗效
小方适应症范围广泛,几乎是全科,注重于人体全身整体调理,以恢复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去带动病理调节平衡,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常见病及各种疑难病,尤其对初中期的癌症效果尤为显著。
适应症:
(一)内科:头痛发热、中暑、哮喘、咳嗽、肺炎、肺癌、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胃溃疡、腹泻、痢疾、便秘、肝炎、肋痛、黄疸、胆囊炎、心绞痛、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眩晕、高血压、低血压、自汗盗汗、肾炎、水肿、尿道感染、中风后遗症、糖尿病、甲亢、抑郁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育症、遗精阳痿等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
(二)外科皮肤科:颈椎病、肩周炎、腰酸背痛、腰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疼痛、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阑尾炎、脱肛、痔疮、带状孢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
(三)妇科: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症、带下病、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子宫下垂、子宫肌瘤、附件炎、不孕
(四)儿科:百日咳、小儿腹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营养不良、小儿多动症、小儿流口水、小儿遗尿症、流行性腮腺炎、小儿增智增高。
(五)五官科:牙疼、目赤肿痛、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经过临床实践,在美容养颜、减肥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方学习内容安排
◆空间医学基础理论讲解及空间医学病因论详细分析。
◆重点:空间医学与众不同的舌诊诊断方法传授(三山润水一平原及空间医学独家郭氏舌诊详解)。
◆重点:在空间医学舌诊基础上的小方用药理论详解。
◆重点:空间医学药理与传统中药功效主治的区别,长效用药(7味)的具体方法。
◆重点:空间医学舌诊及小方用药临床案例分析。
第一天:空间医学基础理论。
第二天:空间医学脏腑生理与疾病。
第三天:空间医学理论指导下的舌诊。
第四天:空间医学药物详解、组方、用法。
往期部分临床反馈
小编推荐
年成立至今,一直恪守“引行业良性发展、建行业最优平台、育行业最新技术”的宗旨及“无交流则无发展,无继承则无进步”的原则,深度挖掘最优秀、最实用的临床技术,并且始终将学费压在低位,由此而受益的学员上万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