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淮安,一名11个月大的宝医院就诊。医生检查时发现:宝宝脸上全是热疹、高烧40度,与此同时,身上竟然还穿着8件衣服!
图片来源:微博
经诊断,孩子患有“捂热综合征”,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脑损伤!那么,什么是捂热综合征呢?冬天,家长们又该给孩子穿多少呢?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多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多因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的,是婴儿在寒冷季节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
为什么婴儿容易患捂热综合征?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出生后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面色苍白、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捂热的时间久了,影响了机体散热,婴幼儿的体温就会急剧上升,一直处于高热状态。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也不会求救,往往被家长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捂热综合征有什么症状呢?
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捂热综合征到底有多可怕?
据多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捂热综合征占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10%~46.2%,占新生儿疾病构成的30%~65%。捂热综合征死亡率高达16%~21%,也就是说,每5医院的孩子,就有一个可能会因此夭折。
极高的死亡率之后,紧跟着的还是不可逆转的健康损伤。主要表现在肢体运动障碍、抽搐发作、语言发育落后、智能发育落后……等等。
关于捂热,你是否还在这样做?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宝宝睡觉时,怕冷,于是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棉被,甚至被盖过头,其实这对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健全的婴幼儿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其实宝宝真的没有那么怕冷。
误区二:发热捂出汗
宝宝一发烧,就给穿的很多。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厚点是为了捂出汗,一出汗,就退烧了。其实,发烧捂出汗,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但手脚要保暖。
误区三:发烧不洗澡
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方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判断孩子冷暖,这样最靠谱!
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宝宝,和家长穿一样多就足够了。具体的可以通过用手摸后背来判断宝宝的冷热:
如果后背已经出汗,说明宝宝可能穿得有点多了;
如果后背微微发凉,说明需要添加衣物。
如果孩子的后背摸上去是温暖的,说明宝宝穿得比较合适。
涂颖昭
主任医师儿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新生儿学会副主委,医院儿童保健学会副主委,江西省医学会儿科管理学会常委,南昌市医学会儿科学会主委。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及小儿呼吸、哮喘、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丁香医生、网络
编辑:付志农、周密
初审:涂颖昭
审核:曹毅鹏
审定发布:苗伟
医院
订阅号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