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在身体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基本作用是生成尿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但生活中的坏习惯却会对肾脏带来损伤,引起慢性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病综合症等,尤其是出现以下三个症状时说明慢性肾病已经缠身。
慢性肾病发生时,身体常发出哪3个信号?
1、身体水肿
慢性肾病往往引起少尿或无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使得水分向组织中渗透,从而引起组织水肿。再加上大量蛋白尿漏出,会使得体内蛋白质流失,易导致低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使得水分向组织中渗透,最终引起身体水肿。
2、蛋白尿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是让小于2~4万的分子量蛋白通过,大分子白蛋白停留在身体中,时时刻刻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一旦肾脏发生病变,势必会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破坏电解质平衡,使得大分子白蛋白从肾脏中流失,这就是所谓的蛋白尿。
3、少尿
肾脏能调节体内水分,身体经过一系列代谢后所产生的水分会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然后以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外。不过患有慢性肾病时会降低肾功能,使得肾脏滤过和分泌能力受到影响,减少尿液生成,从而引起少尿。
积极治疗慢性肾病能防治哪些并发症?
1、贫血
患有慢性肾病时会引起水钠潴留,稀释血液,抑制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另外,患者红细胞破裂和出血会减少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从而引起贫血。
2、骨质疏松
慢性肾病会使得体内钙磷代谢发生紊乱,降低体内维生素D水平,升高血清中骨钙素含量,易引起骨质疏松。因此慢性肾病患者需合理补充维生素D或晒晒太阳来坚固骨骼,防止骨质疏松。
3、感染
慢性肾病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以上几种因素会降低免疫力,使得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引发感染。
4、高血压
慢性肾病引起的高血压在医学上被称为肾性高血压,这属于常见的并发症。因为患者水钠潴留会增加血容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得血管内皮因子不能更好地调节血管,从而引起高血压。
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的呵护肾脏,控制好饮食结构,不能摄入太多酸性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多参加户外活动,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酸性物质,有效预防肾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压力太大会使得酸性物质沉积,影响代谢正常进行。保持规律生活,避免熬夜,23点之前必须入睡。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能喝来源不明的水以及半生不熟的食物,积极防治和预防各种感染,不能滥用中药和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