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某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则很容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
主要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哪些人容易被流感“看上”?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统、慢性呼吸系统、慢性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患者,上述人群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防护。感染幼儿需隔离4天再复课。
如何科学防控?1.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接种疫苗后2~4周后就开始起保护作用,6~8个月后保护力度逐渐下降,所以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由于流感病毒流行毒株每年都有可能变化,因此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儿童。2.服用抗流感药物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的临时预防措施。服用药物前,请咨询专业医生。3.注意生活细节①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该立即洗手。
②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感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他人。
③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春运期间,回家的诱惑必然是大于流感了,但切勿掉以轻心,在去车站等人多的场所时,最好戴专业防护口罩。
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⑤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