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假期余额不足,请珍惜!
作为家里蹲了6天的人,小编真的想大呼: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真的让人难以抗拒!不过,“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可能会很想吐槽,就比如说小编的一个朋友,刚发出灵魂拷问:亲妈老是觉得我家宝宝冷,左一层又一层地裹,该怎么拒绝啊!
这......可能是多数新生儿家庭的场景再现吧。新晋爸妈手足无措却心有科学育儿万千妙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自诩“带娃经验十足”上阵指挥,于是两方碰撞就容易产生“火花”,轻一点是影响家庭和谐,重一点可能就影响宝宝身体健康了。
你不信啊?来来来,看看这些新闻警醒一下吧~
▼
浙江嘉兴一名出生仅天的婴医院抢救,最终还是没能醒来,据悉,父母因为担心宝宝冷,在喂完奶后就让宝宝和他们一起睡,结果酿成悲剧。医生提醒,孩子盖被不要捂太牢,易引起高热、脱水甚至窒息等“捂热综合征”。
湖南益阳的4个月大女婴朵朵,由于晚上睡觉时盖被太厚,导致大汗淋漓,嘴唇发绀,脸色都是灰的,还有阵发性抽搐。医院后被诊断为“蒙被缺氧综合征”,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损伤等后遗症,家长最终放弃治疗。
湘西自治州的一对新手父母,由于怕过年期间太冷,给3个月大的儿子穿上了厚厚的保暖衣,并且加盖了两床被子,最终导致“捂热综合征”。虽经过积极治疗,男婴暂时脱离了危险,但他的大脑已遭受严重损伤。
要说起“捂热综合征”,小编已经科普过不下三遍啦,这次还是再简单说说吧。“捂热综合征”呢,其实就是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的急症,通常表现为高热、缺氧、大汗淋漓、脱水等,严重可致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等临床症状。
如何避免“捂热综合征”?其实也很简单~
→在穿衣服这件事情上,希望家长们不要自己觉得“宝宝怕冷,一定要穿得多一点”!实际上,你穿啥,宝宝就穿啥嘛,家长也可以时长摸摸宝宝的后脖颈,保证温暖舒适即可。
→宝宝在睡觉,也不能穿得太多盖得太厚哦!不然,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不说,还可能增加踢被的几率,影响睡眠质量和正常呼吸哦。对了,家长也可以尽量让宝宝自己睡啦,减少窒息风险,还能提前锻炼宝宝独睡技能哟~
其实啊,除了穿衣这个问题,生活中还蛮多关于育儿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乏真的利于带娃的,但也存在着历经时间长河而被证实的“伪论”。今天,小编再来跟大家啰嗦几句:碰到这些“偏方”,能避就避吧~
宝宝脸上起疹子涂母乳?别信!宝宝起疹子,可能是因为皮肤干燥,也可能是因为过敏,病因都不知道,就别瞎用药了,还是赶紧找医生诊断啊!而且,母乳不是万能的,除了给宝宝喝,千万别往患处涂,可能滋生细菌,加重病情!
宝宝有黄疸就喝葡萄糖?不是!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与体征,一般来说,确保充足喂养,就能自行消退。如果黄疸严重的话,应该立即寻医就诊照蓝光!此外,半岁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什么黄连水、菊花茶、蜂蜜水什么的,还是不要给宝宝喝了哈~
剃胎毛会长出浓密头发?瞎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英年早秃”的烦恼了!宝宝头发是否浓密,还是跟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相关,不是剃胎毛能改变的啦!况且,新生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剃胎毛很可能损伤宝宝头皮,增加细菌感染风险,甚至损伤毛囊组织哦~
此类谣言还有无数,像什么“小孩儿不吃盐会没力气”、“多吃点过敏食物能脱敏”、“给宝宝剪睫毛会越来越长”、“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等等,家长们在带娃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辨别,以免不慎着了道儿。十一小长假都要结束了,这些“不良片方”也一并留在过去的时光里吧~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已经很少有长辈再囿于古早的“带娃经验”中了,都知道跟着新手爸妈一起进阶“科学育儿”了!但是有时候听到“他家孩子就是XXX,才长得这么好”这种话,难免会心动+脑子一热嘛。那万一长辈的育儿理念跟自己有差,新手爸妈们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就像最近微博上很热的话题——#老人该不该插手孩子教育#一样,两代人的生活理念,总归是不一样的嘛,先感恩再科普才会不那么硝烟弥漫。老人生活一辈子,信奉那套“观念”的时间比你的年龄都要长,改起来确实是不轻松,这时候如果小辈儿再“上来就责怪埋怨一通”,那长辈辛辛苦苦帮你带娃做饭就显得十分可笑又无助了。
所以啊,与长辈思想发生分歧时,大家还是要保持平常心啦,只要不是危及到健康的,可以日后在聊天中提起再劝改,不必当即就急赤白脸地驳斥,慢慢灌输你的观念嘛。
这时候,小编还要提醒一下:若是婆婆帮忙照顾孩子的话,那尽量还是让老公去沟通提建议,否则容易因为“身份对立”而引发不必要的责怪与怨气。
“谁的孩子谁来带”,其实还真是话糙理不糙。职场爸妈没办法分分秒秒待在家看孩子,需要请长辈过来帮忙协助,那就要提前跟长辈沟通好,大方向自己把握,再自己以身作则“科学育儿”。另外,爸爸和妈妈一定要保证在同一条战线上,才不至于让长辈迷了眼乱了手脚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