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今天的音乐特别好听哦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儿童手足口病
1.一般表现多表现为厌食、低热,严重病例常高热持续伴精神差。
2.口腔黏膜常见散在性小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局部淋巴结多不肿大。因口腔疼痛致患儿拒食、流涎。
3.皮疹特征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皮肤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偶见于躯干,呈离心性分布,皮疹3~7mm大小,较水痘皮疹小,质较硬。皮疹数目少的仅几个,多至几十个,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
4.重症病例少数患儿(尤其是7~12个月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初期出现高热,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情危重者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脑干损害致呼吸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等是重症手足口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从以下方面早期评估识别:
1.年龄小于3岁,热峰>39℃,高热持续时间长;易惊、四肢反射性抖动、抽搐;头痛、呕吐、精神差、嗜睡甚至昏迷;高血糖(>8.3mmol/L)。
2.注意血压偏高、心动过速患儿,如心率达~次/分以上,呼吸急促、出冷汗、发绀、外周循环不良,应警惕肺水肿或肺出血发生的可能。
3.注意外周循环情况,早期识别休克。
4.呼吸道症状,如出现呼吸浅促、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甚至血性泡沫痰,咯血,呼吸节律改变,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或痰鸣音,提示肺水肿或肺出血,立即做床边胸X线片检查。
1.是否有类似患儿接触史。
2.体温持续情况,是否高热需每4~6小时服用退热药物。
3.是否有一过性皮疹。
4.有无频繁手足抖动。
5.有无烦躁不安或嗜睡。
无特效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1.出现心率、呼吸明显增快,血压升高提示肺水肿可能,尤其是呼吸频率加快伴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性下降时,应及早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增加呼气末正压,控制肺泡渗出。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儿,除需要快速液体复苏外,还需要加用血管活性药1~2种(多巴胺、肾上腺素)和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血压正常仍心率增快明显可考虑加用米力农,根据血压监测调整给药量。
3.使用糖皮质激素:频繁手足抖动,可选用甲泼尼龙1~2mg/(kg·d),或氢化可的松3~5mg/(kg·d),或地塞米松0.2~0.5mg/(kg·d),分1~2次应用。合并肺水肿或脑干损伤、广泛脑脊髓炎等,可采用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多选用甲泼尼龙10mg/(kg·d)。
4.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限制液体入量和速度,避免液体正平衡,监测尿量变化。
1.控制高血糖持续血糖明显升高者(>15mmol/L)静脉滴注胰岛素。
2.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积极应用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1~2天总量用至2g/kg。
3.对症处理对有颅高压症状可应用甘露醇降颅内压,高热不退需积极降温。
4.镇静处理严重病例如严重肺部症状者应深度镇静,减少耗氧。
5.普通病例因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液体补充。
6.注意对患儿隔离治疗,尽量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播。
经改编摘取自《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
欲了解全面内容请购买正版图书
更多精彩尽在
《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
思路清晰手把手教学
儿科急症一网打尽
印装精美,内容全面
文内配有精美视频及诊治流程
“儿科泰斗”赵祥文院长作序力荐
儿科医师人手必备
更多实拍见下图(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