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慢性肾脏病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医院李青

一些慢性肾脏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肾功能逐渐下降,会发展到终末期肾病,俗称尿毒症。

终末期肾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个别尿毒症病人称自己得了“不死的癌症”,这话有点太悲观,不过也反映了患者对尿毒症的恐惧与无助。

其实,慢性肾脏病人,能平稳的发展到尿毒症期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一些慢性肾衰患者,还没有到尿毒症期就已经因为心血管并发症离世了。

慢性肾脏病对身体的伤害,主要是两个结果,一个是尿毒症,另一个就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衰、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我今天就说说慢性肾脏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

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肾功能轻、中度下降者死亡率增加20%,心血管病事件增加40%。心血管事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超过一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我国的一项研究显示:66岁以上人群中,非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31.9%,而同龄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65.8%。另有数据显示,大约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国内外的研究数据基本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半数以上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呢?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01高血压:

肾脏是血压调节最重要的器官。

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对水、钠排泄的调节来控制血容量;通过分泌肾素来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正常的肾脏对维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压平稳发挥核心作用。

但是肾脏受损后,尤其是肾功能下降后,调控紊乱,就会引起血容量增加、血管紧张素II分泌增加和高血压。在血管紧张素II和高血压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心血管疾病。

02钠水潴留:

上面已经谈到,肾功能受损后,钠排泄障碍,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此外,血管紧张素II还引起醛固酮释放增加,醛固酮进一步加重钠水潴留。体内过多的水和钠诱发和加重心衰。

03贫血:

肾功能受损后,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贫血。此外,慢性肾脏病人胃粘膜水肿,铁离子吸收困难,也会加重贫血。而且肾功能越差,贫血越严重。

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贫血导致心、脑、肾等组织缺氧损伤。此外,贫血使心率增快,心脏负担增大,进一步加重心脏损害。

04钙磷代谢障碍:

肾功能受损后,维生素D活化障碍,钙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引起低血钙、高血鳞、骨质疏松和转移性钙化。

钙离子转移到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加重心血管损伤。

而血磷每升高1mg/dl,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针对以上因素,慢性肾脏病人做到如下几点,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1、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减重,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脂。

2、严格控制血压:一般患者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有蛋白尿的患者将血压进一步降至/80mmHg以下。首选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联合长效地平类降压药等。

研究表明,收缩压平均降低20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9%。血压每降低4.5/2.3mmHg,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29%、20%和29%。

3、利尿剂:根据情况,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及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等,即可保证控制血压,又可减轻心衰。

4、纠正肾性贫血:静脉或者口服铁剂;皮下注射人工促红素;口服最新的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等。将血红蛋白控制在~g/L之间。

5、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补充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降血磷药物。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李青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xc/599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