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性,30岁,与朋友聚餐后上腹部痛1天入院。查血淀粉酶为U/d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痊愈,为预防本病复发,进行健康教育时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
A、避免暴饮暴食
B、避免酗酒
C、忌食油腻食物
D、积极治疗胆石症
E、定期预防性应用抑肽酶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E
抑肽酶为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一般用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而不是定期预防性应用。
2、昼夜尿量至少超过多少为多尿
A、ml
B、ml
C、ml
D、ml
E、ml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C
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ml。
3、正常成人若要将体内每日的固体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至少需要每日排尿
A、~ml
B、~ml
C、~ml
D、~0ml
E、0~1ml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E
正常成人尿量为0~1ml/d。
4、在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疾病是
A、慢性肾盂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狼疮性肾炎
D、肾小动脉硬化症
E、糖尿病肾病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B
任何能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泌尿系统疾病,均可导致肾衰竭。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
5、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
A、80mg
B、mg
C、mg
D、mg
E、mg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C
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mg,蛋白质定性实验阳性反应。若每日持续超过3.5g/1.73m2(体表面积)或50mg/kg体重,称大量蛋白尿。
6、符合肾病综合征的有关指标是
A、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
B、尿蛋白>3.5g/d,血清蛋白<6g/d
C、尿蛋白>3.5g/d,血脂升高
D、肌酐清除率下降,甘油三酯升高
E、血尿素氮升高,血脂升高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A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③水肿;④高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7、慢性肾衰竭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
B、血容量扩张
C、血容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平衡失调
D、激肽系统的作用
E、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变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C
慢性肾衰竭时高血压大多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还与肾素活性增高有关。
8、做尿培养和菌落计数时,正确的护理应是
A、收集标本前用消毒剂充分清洗外阴部
B、留取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的尿液
C、留取初始尿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D、应取患者停用抗菌药物后第3天的尿液
E、若尿标本不能立即检查应加适量防腐剂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B
收集标本前,可用清水及肥皂把外阴部洗干净,但不能用消毒剂。一般留取在膀胱内停留有6~8小时的中段尿。患者需停用抗菌药3天,方可取样本培养。标本留取后立即送检,不可添加防腐剂,以免破坏标本。
9、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学检查异常,下列哪项错误
A、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B、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C、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呈阳性
D、起病早期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E、抗核抗体可呈阳性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E
抗核抗体阳性多见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全身性硬皮病等。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对本病诊断意义很大。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增高,部分病人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血清冷球蛋白阳性。
10、患者,女性,67岁,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mmHg,血常规示Hb80g/L,BUN27.48mmol/L,Cr.2μ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引起该患者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铁的摄入减少
B、毒素抑制骨髓造血
C、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D、叶酸缺乏
E、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点击下方空白
查看答案与解析
E
本题考查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发病原因。本题选项均为慢性肾衰竭贫血的病因(血常规示Hb80g/L,BUN27.48mmol/L),但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肾生成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骨髓造血,当出现肾衰竭时,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将导致肾性贫血。(提示:Cr为血肌酐)
温馨提示:同学们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