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开腹手术,对于小儿外科团队不是难事,但乐乐的情况却给医护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成人的正常呼吸频率约为16~20次/分,新生儿大约40次/分。当呼吸衰竭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呼吸机来辅助呼吸通气,从而改善患者缺氧,增加心脏储备。乐乐病情危重,无法脱离呼吸机,此刻手术,麻醉意外、手术创伤,风险不言而喻。危急时刻,市妇幼展开多学科团队协作,小儿外科主任易朝锋邀请麻醉手术科副主任邹爱伟和NICU科室主任谢飞燕对患儿病情进行会诊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抢救方案,准备充分后,为患儿进行了剖腹探查手术。
由于患儿不能脱离呼吸机,从病房转到手术室的途中,医护持续使用复苏囊为患儿按压给氧,并将高频呼吸机移到了手术室内。在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小儿外科为患儿顺利完成了十二指肠穿孔修补及肠粘连松解手术,术后患儿返回NICU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术后小儿外科主任易朝锋副主任医师表示,此例手术,是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采用高频模式,在呼吸机频率次/分的情况下为患儿施术,操作难度不亚于在丝绸上绣花。术中,患儿的身体随着机器运行持续抖动,打开腹腔的时候,大量气体冒出,肠管也震动的非常厉害,这就要求手术医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手必须稳,一不小心就容易损伤肠管或者别的组织。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注重多学科团队协作,先后成功救治了一名年仅6月大小,患肠扭转肠坏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年仅8月大小,患肠套叠、肠坏死合并感染性休克、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等等,此类危重症患儿的手术风险大,难度系数高,经过市妇幼团队精准、精心救治,患儿恢复良好。同时,市妇幼小儿外科团队不断提升救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开展了先天性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先天性无肛、脐膨出、腹裂、先天性膈疝、消化道穿孔等手术,为衡阳市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
王双利
◆编辑
危博雅
◆审核
胡雅萍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