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常发生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最终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慢性、弥漫性炎症。

本病好发于儿童,男性多见,发病前常有1~3周的潜伏期。

1.血尿常为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肉眼血尿多于数日或1~2周内转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持续的时间较长。

2.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mg、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称为蛋白尿。排蛋白尿时尿液表面有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有轻、中度蛋白尿,即每天尿蛋白≤3.5g。少数为大量蛋白尿,达到肾病综合征水平。

3.水肿80%以上的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主要由水钠潴留引起,多表现为晨起颜面水肿,可伴双下肢水肿,严重者出现全身性水肿、胸水和腹水。

4.高血压80%患者可出现一过性高血压,主要由水钠潴留引起,积极利尿后血压可恢复正常。

5.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

6.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衰竭。

1.尿液检查①血尿:新鲜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或1h尿红细胞数>10万,为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时称为肉眼血尿,1L尿液含1ml血液即可呈现肉眼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镜下血尿。②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mg、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称为蛋白尿。尿蛋白多为轻、中度。③管型尿:尿中蛋白质、细胞或其碎片在肾小管内凝成管型尿。若每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超过个,或镜检发现大量或其他类型管型,称为管型尿。

2.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ASO滴度明显升高表明近期有链球菌感染。但若早期使用青霉素,则滴度可不升高。

3.血清补体测定早期总补体及C3均明显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4.肾功能检查可有肾小球滤过率呈不同程度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指标;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也可用来判断肾小球功能,但均在肾功能受损较严重时才明显升高,因此不宜作为早期判断指标。

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后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2.对症治疗限制水、钠、蛋白质的摄入,利尿、降压治疗。

3.控制感染灶有感染者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主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透析治疗伴急性肾衰竭且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

1.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明显者需休息4~6周,待症状消失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1~2年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2.饮食指导给予足够热量摄入,~kJ/(kg?d),即30~35kcal/(kg?d),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①水、钠摄入:轻度水肿、尿量>ml/d的患者,不必过分限水,钠盐限制在3g/d以内,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严重水肿伴少尿者,每日摄水量应限制在ml以内,每日补液量以“量出为入”为原则,即前一天的尿量加上不显性失水量(约ml)来计算。给予无盐饮食(每天主、副食中含钠量<mg)。②蛋白质摄入:肾功能正常而低蛋白血症致严重水肿者,可给予蛋白质1g/(kg?d),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轻、中度水肿患者0.5~0.6g/(kg?d)。

3.病情观察①询问患者进食情况、有无不适。②注意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有腹水者要测量腹围,有胸水者注意呼吸频率及深度变化。③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进行透析治疗者记录超滤液量。④定期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体重,体重变化能反映水肿消长情况。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征,观察有无左心衰竭和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4.皮肤护理①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护皮肤的重要性,水肿部位的皮肤营养不良,易受损伤,而且损伤后修复能力差,伤口不易愈合。②保持皮肤清洁,勤用温水淋浴或擦浴,勤换内衣裤,每日冲洗会阴部一次。③作好水肿部位皮肤的保护。衣服要选用棉织品,且宜宽大柔软;床铺宜平整干燥,卧位或坐位时要经常更换体位,避免骨隆起部位受压破损;肌内及静脉注射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并将皮下水肿液推向一侧再进针,穿刺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至不渗液。

5.用药护理①使用利尿剂时防止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血容量减少等副作用。②降压不宜过快或过低,以免影响肾灌注。③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以延缓或阻止肾功能恶化。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最常见的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慢性肾炎具有多种病理类型,临床特点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最终将缓慢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生与感染有明确关系,细菌、原虫、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性炎症而导致肾小球肾炎。另外,非免疫性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如高血压、超负荷的蛋白饮食等。仅少数慢性肾炎由急性肾炎演变而来。在病程过程中可因感染、劳累、妊娠和使用肾毒性药物等而使病情加重。

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起病缓慢、隐匿。早期患者可仅有乏力、食欲缺乏、疲劳;水肿可有可无,多为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多在1~3g/d,血压可正常或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以上状况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肾功能损害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可因感染、劳累、血压升高或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原因而急剧恶化。去除诱因后肾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肾功能逐渐恶化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贫血、高血压,最后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炎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主要与患者抵抗力低下及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等有关。慢性肾衰竭为其终末期并发症。

1.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

2.血液检查晚期血浆清蛋白降低,血脂可升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3.肾组织活检可以确定病理类型。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改善症状,防治严重并发症。多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利尿水肿明显的患者可用利尿药物。常用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亦可临时应用强效利尿药呋塞米(速尿)。

3.降压主要降压措施包括低盐饮食和使用降压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首选利尿要,肾素依赖性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缓解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血压控制水平根据蛋白尿确定,尿蛋白>1g/d,控制在/75mmHg以下,尿蛋白<1g/d,控制在/80mmHg以下。

4.抗血小板药物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延缓肾衰竭。常用双嘧达莫(潘生丁)~mg/d,阿司匹林75~mg/d,

5.防治致肾功能损害的各种原因,如感染、高脂血症,同时禁用肾素性药物,如磺胺类等。

1.休息卧床休息能增加肾血流量,减轻水肿、蛋白尿及改善肾功能,慢性肾炎患者宜多休息。但若尿蛋白不多、水肿不明显、无严重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时,或以从事轻工作,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受凉,防止感染,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2.饮食帮助患者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①水肿少尿者限钠、限水,每日进液量不超过0ml,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食盐摄入量为1~3g/d,并每日测腹围、体重,检查水肿消退情况。②低蛋白、低磷饮食:肾功能正常时可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但当肾功能减退时,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减退,宜尽早采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肉、牛奶、瘦肉等),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6~0.8g/(kg?d)。③饮食中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热量,减少自体蛋白分解,同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元素。

3.心理支持由于此病患者卧床时间长,会面临工作、经济、家庭等问题,同时病情迁延不愈等,常使患者焦虑不安。要鼓励其说出担心的问题,与其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对病情变化给予解释。

4.控制及预防感染①遵医嘱连续使用抗菌药物1~2周。②监测体温及白细胞的变化。③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劳累、受凉,预防感冒;若有喉痛、鼻塞等症状及时就医。④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

5.用药护理见“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1.坚持合理饮食,生活有规律,保持精神愉快,轻症者可坚持上班,避免劳累。

2.进行适当锻炼,提高抵抗力,防止受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

3.遵医嘱坚持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减量,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4.女性患者不宜妊娠。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记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特点的急性肾炎综合征。

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好发于儿童,男性多见。

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衰竭。

治疗要点为卧床休息和对症处理为主,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急性肾衰竭时应短期透析。

饮食原则。给予足够热量摄入,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水肿的护理。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最终可发展至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小球炎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慢性肾小球炎饮食应优质低蛋白、低磷,有水肿时应限制水、钠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热量供应。

赞赏

长按







































娌荤櫧鐧滈鍘诲摢閲屾不
鐧界櫆椋庣爺绌堕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yasya.com/sxqsycr/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