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10.26
重阳已过,瑟瑟秋风吹拂中华大地。寒邪、燥邪“横行”的日子里,脏腑稚嫩的孩子们,相应地出现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身体问题,比如便秘、咳嗽、过敏、口腔溃疡等等。今天在这里,我想针对“口腔溃疡”这个问题跟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如何发现孩子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指口腔内的黏膜、舌头、嘴唇、牙龈、上颚等处发生的溃疡。一般大小不等,多为圆形,中心黄白或者灰白色。周围红,比较严重的会出现满嘴多发糜烂,有时候也会以水疱或疹子的形式出现。
大多成年人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而当口腔溃疡发生在还不怎么会表达的孩子身上时,却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日常喂养中,家长们要留意孩子的表现,如发现孩子莫名地拒绝进食喝水、拒绝刷牙,或伴随脾气烦躁、消化不良等情况时,家长就应该留意孩子是否有口腔溃疡的情况。
口腔溃疡若没有进行恰当的干预,也有可能引发其他的疾病发生。
孩子为什么会有口腔溃疡?
关于溃疡类疾病,中医有“诸痛疡疮,皆属于心”的经典论述。口腔部位的溃疡,与脏腑“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口腔溃疡在寒热辨证中也多归属为一种热性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孩子出现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
从中医经络学的角度来讲,有两条经脉与口腔关系密切:手少阴心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通于舌,足太阴脾经通于口。当脏腑热盛的时候,热通过心脾,来到口与舌,便使口舌生疮。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种“热”具体有哪几种产生方式:
1.外来风热邪气或秽浊之气
口腔咽喉是人体抵抗外邪的第一道“屏障”,自然而然会首先受到外界风热之邪的冲击。另外,年龄较小的孩子若没有每天刷牙的好习惯,平时喝的奶、食物残渣没有得到及时清洗,口腔细菌的过多滋生,也会导致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发生溃疡。此类溃疡,来势较为迅速,可能伴有风热外感的一些症状。
2.多食肥甘厚腻,火郁脾胃而发
如上所说,脾开窍于口,所以口腔溃疡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孩子脾胃尚未发育完善,运化能力弱,如果这时候家长还给孩子喂很多杂乱的东西,没有定时定量,孩子进食过多,就会导致积食或消化不良,损伤脾胃,内生湿浊,往上泛于口,产生口腔溃疡。另外,如果孩子日常很喜欢吃一些辛辣香燥、肥甘厚味的食物比如炸鸡、大鱼大肉、烤串等,也很容易胃火炽盛,上攻于口,引发溃疡。此类口腔溃疡疼痛程度较甚,伴随口臭、食积、大便酸臭等症状。
3.阴液不足,虚火内生
在秋季,阴液不足成为身体问题产生所不可忽视的主旋律,而它也是口腔溃疡不可忽视的“元凶”之一。中医上讲的“火”有虚有实,除了上述的实火情况,还有因阴液不足、阴不制阳所导致的虚火上炎,此类虚火也会导致口腔溃疡。这种溃疡虽然来势和表现没有前两者如此“汹涌澎湃”,但是更为缠绵难愈,往往给孩子带来更为长久的烦恼。
如何缓解口腔溃疡?
1.儿推“灭火清热”
在口腔溃疡的处理上,我推荐小儿推拿+日常口腔相关护理的组合,尤其是在孩子不吃不喝,更拒绝吃药的情况下。小儿推拿方面根据上述常见病因,有着各自应对的方案:
?外感风热或秽浊:头面四大法次、清心经、清脾经、清天河水、退六腑各次;
头面四大法-开天门
头面四大法-推坎宫
头面四大法-揉太阳穴
头面四大法-揉耳后高骨
清心经
清脾经
清天河水
退六腑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心脾积热:掐总筋、清心经、清脾经、清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各次;
掐总筋
清心经
清脾经
清胃经
清小肠
清天河水
退六腑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虚火上炎:揉内劳宫、揉二人上马各3min;清心经、清脾经、清天河水各次。
揉内劳宫
揉二人上马
清心经
清脾经
清天河水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日常护理
口腔溃疡是孩子身体健康的一个很直观的表现,这其中包含了脏腑健康、口腔健康以及一些疾病的征兆,所以家长朋友们要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日常护理最重要的还是从两个源头抓起。
科学喂养
顾护脾胃是重点,只要脾胃运转平衡,脏腑之间畅达调和,就基本上不会有口臭便秘等问题的发生。科学喂养就是脾胃顾护的重中之重,平时切忌给孩子吃生冷寒凉的食物,补充营养、添加辅食要讲究循序渐进。此外,不少人认为上火就要喝凉茶,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特别是在岭南地区,动不动就要喝凉茶降火,或者采取其他的“灭火器”,比如冬瓜汤、绿豆汤、西瓜等一些寒凉的食物。虽说胃肠积热、胃火盛是口腔溃疡常见原因,初起给孩子喝凉茶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非常容易损伤脾阳,久而久之伤及正气,更得不偿失,使脾胃平白无故受“无妄之灾”。
做好口腔清洁
经常漱口,早晚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母乳喂养的孩子,多注意母亲乳头的洁净卫生,减少致病菌的感染。经常用淡盐水漱口,或用西瓜霜喷剂涂搽患处,同时可以用一些清热滋阴的中草药泡茶喝或漱口,比如金银花、麦冬等等。饮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避免病情加重。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近期热点
扫描?上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