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以每10年增加50%以上的幅度持续上升,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预防远期风险是儿童哮喘治疗的主要目标。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合理、规范地进行哮喘患儿全程管理,是我国儿童哮喘防治的重中之重。
哮喘患儿如何诊断,诊断难点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6岁以上的患儿,可以佐以肺功能检查、FeNO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等辅助检查。6岁以下哮喘患儿的诊断是难点,气道发育异常、病毒感染、气道异物等均可能引起喘息,且肺功能、FeNO检查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较低,所以诊断时需仔细询问病史,鉴别诊断。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临床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5)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哮喘患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哮喘患儿的全程管理?
儿童哮喘的治疗需尽早开始。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需快速缓解症状,进行平喘、解痉、抗炎等治疗。根据患儿不同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考虑采用雾化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雾化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如果在此基础上症状还不缓解,可考虑进一步联用雾化乙酰胆碱、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硫酸镁、氨茶碱等治疗方案。静脉糖皮质激素可与雾化糖皮质激素联用,减少静脉激素用量,降低副作用。
缓解期的治疗以积极抗炎为主,比如常用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不同于静脉和口服,吸入气道内,直击靶点,所以安全性较好,对患儿生长发育、内分泌、身高等的影响较小。
需要强调的是,哮喘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因此治疗需要足疗程、足剂量,坚持长期、规律、个体化用药,不能随意减量。此外,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与哮喘相关的一些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等也需要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年版),中华儿科杂志,,54(3):-.
2.申昆玲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36(2):95-.
3.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儿童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处方审核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5(2):81-87.
4.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的专家建议,,35(3).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公司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过期日期-9-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