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突然降温,晨妈一早就备好了过冬的衣服。
千防万防,蛋蛋和妹妹确实没感冒,但是妹妹的过敏性鼻炎又犯了。
想到这几天妹妹要经受鼻炎的折腾,十分心疼她。
直到现在,妹妹患过敏性鼻炎已经三年了,几乎每次换季的时候或者气温突然下降,鼻炎都会犯。
后台也有妈妈在问有关孩子鼻炎的事,晨妈今天就分享照顾妹妹鼻炎的经验。
认识过敏性鼻炎
鼻炎真的很普遍,但基本上患有鼻炎的人都拿它没办法。
你的宝宝,有没有经常打喷嚏、流鼻涕?
抱着一个毛绒玩具就不停咳嗽?
习惯性地揉鼻子、揉眼睛?
大大的黑眼圈?夜里呼噜打不停?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之一,那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儿童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AllrgicRhinitis,AR),已成为儿童主要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并每年都有增多的趋势。
过敏性鼻炎,顾名思义,自然是和过敏反应有关系。
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变态反应的一种。
外界物质进入人体后,都会被机体识别是否是有害物质,如果被识别为有害物质,免疫系统就会做出反应,将其消灭或者驱除。
但如果免疫系统因为过于强大或者“精准度不够”,对某些外来物质的免疫应答超出了正常的范围的时候,就会把一些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当成有害的物质来处理,从而使我们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根据暴露于过敏原的时间规律可以划分为:
季节性:比如每到春季都会发作的花粉过敏。
常年性:比如长期对家里的尘螨过敏。
阵发性:比如偶然去一个养猫的朋友家中玩耍时出现了上述症状。
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
1.避开过敏原——室内的和环境的都要避开,这是治疗该疾病的根本。
2.清洗鼻子,把过敏原、鼻涕冲走,这样能缓解孩子不适,降低过敏反应。
3.首选药物——鼻部糖皮质激素喷剂,该药品直接治疗鼻腔的过敏性炎症,效果最好。
4.激素效果不好的,联合使用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减充血药(缓解鼻塞),肥大细胞稳定剂。
这一块晨妈就不细说了,晨妈认为,孩子如果已经确诊过敏性鼻炎了,那这些医生会详细讲的;如果还没有确诊,那更要去看医生!
晨妈还是讲一讲平时怎么预防过敏性鼻炎吧。
01远离过敏源,做好防护。
如果对花粉过敏,就少在春夏出门,如果对尘螨过敏,就要做好室内清洁,如果空气污染很严重,就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
另外,在过敏季节,家里通风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雨后,这样进入室内的花粉会少些。
02保持鼻腔清洁。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使用40℃的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够明显改善喷嚏和鼻塞症状。
妹妹一开始也会觉得洗鼻子不舒服,后来掌握正确的方法,她自己也感觉得到洗鼻子之后会舒服很多,现在自己洗鼻子已经很熟练了。
03使用药物预防。
如果孩子每年都会有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家长比较明确什么时候孩子出现症状,那么在以往鼻炎开始日期前的2-4周,预防性的使用鼻喷,每日一次,每次一喷就行啦。
04谨遵医嘱,远离偏方。
目前过敏性鼻炎的用药以鼻喷糖皮质激素等为一线用药,在遵照医嘱的情况下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副作用微小。
规律科学用药是有效控制症状的关键。
鼻炎的误区
晨妈还想说一下大家对鼻炎认知上的几大误区:
1鼻炎会传染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患有鼻炎的人不停打喷嚏擤鼻涕,觉得会被传染,但事实是,鼻炎不具备传染性,也不属于传染病。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得了急性鼻炎时,基本上都会伴有感冒的症状,打喷嚏的时候也会携带很多病毒,跟患有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的人一起或许会被传染。
但这时候传染的是“感冒“,而不是“鼻炎“。
2过敏性鼻炎会伴随终生吗?医院看医生的时候,医生说:很难根治,并且容易反复发作。
这种鼻炎是因为鼻腔粘膜对吸入空气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导致的。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跟感冒有点像,有时候会发作得比较密集。它的发作有时与季节密切相关,妹妹就经常会在气温忽冷忽热的时候犯鼻炎。
3如果鼻炎不能根治,那就可以不用治疗了?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对的。
鼻炎不仅仅会引起鼻腔的不适,严重的还会因为鼻炎长期对鼻腔粘膜的刺激,也会持续对腺样体进行刺激,造成腺样体过度肥大,阻塞鼻孔,造成呼吸不畅,进而出现打鼾、口呼吸、供氧不足、发育迟缓、腺样体面容的症状。
已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对于过敏性鼻炎人群,如果不坚持治疗,任由疾病进展,那么患急性鼻-鼻窦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都会有所上升。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哮喘。
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相关,超过四成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发哮喘。
人体产生呼吸道炎症产生后,不管哮喘发生在先,还是鼻炎发生在先,都容易诱发全呼吸道炎症。
而且鼻炎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妹妹有段时间鼻炎很严重,午休的时候总是擤鼻涕,影响到别的孩子午休。有孩子就向老师反应了,妹妹知道之后很委屈也很伤心,那段时间都不想去幼儿园了。
可以说,鼻炎虽小,但是任其发展肯定是不行的。
必须通过及时、规范地治疗,控制孩子的病情,尽可能小的影响孩子生活。
关于过敏性鼻炎,晨妈最后再说一句:遵医嘱!
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
晨妈知道每一位父母最大的心愿都是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同时,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忧虑与担心,紧张情绪也会传染给到孩子,病情就难好。
作为孩子心中的顶梁柱,父母一定要稳定自己的心态。
*本文为妈妈手册(ID:jqfans)原创,万宝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