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医院(医院)在驻县专家指导下,经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一位仅49日龄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目前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4月20日上午11时许,一位慌张的母亲怀抱出生仅49天的婴儿冲进医院急诊科。省二院急诊科驻县专家马彧医师接诊后发现该婴儿面部及口唇紫绀情况严重,且呼吸浅慢伴节律不齐。随即将婴儿送入抢救室,给予球囊面罩辅助呼吸。在连接综合监护、建立留置针液路等一系列抢救措施进行的同时,立即呼叫儿科驻县专家张亚男医师前来会诊。经向患儿家属了解病情,考虑该婴儿存在呼吸衰竭、呼吸节律不规整,血气分析提示pH值6.8,乳酸高达15mmol/L,X射线结果显示右肺已基本泛白,情况十分危急,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严重缺氧对于仅49日龄的婴儿来说意味着永久性脑损伤的风险、更意味着一个还未体验精彩世界的生命即将凋零。在此危急时刻,张亚男医生和马彧医生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果断决定为患儿进行经口气管插管以缓解缺氧状态;同时为该患儿开启全院绿色通道以便其在各医技科室检查、检验过程中先操作后付费,最大程度节约救治时间,挽回患儿生命。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医院领导亲自指挥协调各科室,保障抢救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放射科医师和床旁胸部X线检查,随时待命,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患儿的肺部情况以及调整气管插管深度;检验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血气分析、血生化和凝血等指标检测,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急诊科医护人员熟练的调试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性呼吸道管理;儿科医护人员娴熟的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下胃管、计算药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抢救,患儿缺氧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本青紫的口唇逐渐变得红润起来,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患儿右肺纹理也已逐渐清晰。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改善氧合状况,充分吸痰,镇静纠酸及抗感染等一系列抢救治疗,患儿的状况逐步稳定下来。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血气分析pH回升至7.32,乳酸亦逐步降至0.8mmol/L。考虑到患儿后续需要专业儿科ICU的综合治疗护理,当日傍晚,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护送下,患儿已医院进一步治疗。该患儿的成功救治,不仅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水平的显著效果及院内绿色通道的强大作用,更体现了全院上下齐心救治病患的坚定决心和凝聚力。自医院托管帮扶医院以来,类似的抢救病例不计其数,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快速提升,一次次将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走上发展高速路的医院,逐渐成为了老区人民生命健康的定心丸和守护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zz/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