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易患皮疹的种类繁多,有斑丘疹、风团、水疱疹等,儿科大夫常常根据皮疹的出现时间、形态分布特点、伴随的临床表现等轻松鉴别出不同的病因。我们来说说宝宝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猩红热”吧。
1、临床特点: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热1至3天出疹。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的生活用品、食物、破损皮肤或产道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5~15岁儿童多见。表现为高热、杨梅舌、环口苍白圈、扁桃体炎、有中毒症状;皮疹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粟粒疹,持续3至5天疹退;可出现全身大片脱皮,因为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前驱期,骤起畏寒、发热,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恢复期,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年幼体弱患儿可因病菌在体内扩散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在恢复期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2、日常护理
按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作处理,病儿须隔离至症状消失或从开始使用青霉素起不得少于7天。要保持皮肤清洁,如有大片脱皮,不要用手撕剥,以免损伤而导致感染,可用经过酒精消毒的剪刀修剪。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病愈后1个月内,医院检查化验,及时发现并发症。在发病2~3周时注意小便变化,如尿色转浓或如洗肉水样,尿量减少、面目浮肿、应警惕并发肾炎,及早就医。
供稿:李海霞
编辑:李海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