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活检知识
一、什么是肾活检?
肾活检是肾脏疾病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是经皮肾活检,即在B超引导下用活检针刺入肾脏,取出少量肾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等病理检查。
二、肾活检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肾活检的目的是明确肾脏疾病病因、病变严重程度、病理分型,对于协助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小孩可能需要重复肾活检,重点了解疾病演变、评价药物疗效和判断疾病预后。但是,肾活检只能取少数肾小球。要以少数肾小球推断整个肾脏病变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局灶性病变。
三、肾活检危险吗?
肾活检是在B超导向定位下进行,定位准确;再加上患者配合(在肾活检时正确的体位、憋住气和不活动身体)。因此,肾活检是相对安全的。正常人身体有多万个肾小球,而每次肾活检只需要10个以上肾小球即可进行病理诊断。好比你一头乌发即使掉了十几根,对你将来不会有多大影响。肾脏具有很强的贮备和修复能力,平常只有40%的肾单位在进行工作。
四、哪些患者需要做肾活检?
1.不典型急性肾小球肾炎。
2.原发性肾脏病综合征:激素耐药、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肾炎型肾病综合征。
3.急进性肾炎。
4.不明原因急性肾损伤。
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6.不明原因的血尿。
7.不明原因的蛋白尿。
8.遗传性肾脏病。
9.移植肾:肾功能明显减退,病因不明确;怀疑原肾脏病变复发。
五、哪些患者不能做肾活检?
1.绝对禁忌症:明显出血倾向、抗凝治疗中、孤立肾(单侧肾脏)、小肾、重度高血压、精神疾病或者不配合操作。
2.相对禁忌症:肾盂积水、活动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脓肿、肾脏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肾脏大囊肿、肾脏位置过高(深吸气肾脏下极不能到达十二肋以下)、游走肾、体位不良、显著肥胖、大量腹水、病情不允许搬动翻身、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严重贫血或低血容量。
六、肾活检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水肿情况、有无咳嗽和咳嗽程度、有无高血压;肾脏B超;女性是否在月经期;有无使用抗凝药。
2.练习憋气:肾脏随呼吸上下移动。如果在肾活检时,呼吸会划伤肾脏,导致出血。练习憋气时,要平趴在床上,腹部垫一枕头,使腰部呈水平,胸及肩膀紧贴床面,头面部直接枕在床面,双手上举置于头部两侧。摆好位置后缓慢吸气(吸气时不能耸肩和抬屁股),一直吸到最大量,憋气并坚持20秒以上,然后缓慢吐气、放松,重复练习l-2次。
3.练习床上大小便。肾活检后需要卧床休息24小时,需要患者在床上小便。如果不事先练习,很可能尿不出来而需要导尿,需要事先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4.保证休息与睡眠,情绪稳定,避免血压升高。
5.保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干燥,肾活检前两天遵医嘱服通便药。肾活检前两天最好素食,否则容易产气,造成B超显示肾脏不清晰,影响肾活检。
七、肾活检术当天有哪些注意事项?
1.肾活检当天少量饮食,按时服药。
2.肾活检前排空大小便。
3.肾活检术前测血压。血压高是肾活检的禁忌证。
4.避免紧张,全身尽量放松。
5.医生先要定位,再给予麻醉,然后进行穿刺。这个时候要配合医生口令进行吸气、憋气及呼气。在吸气、憋气过程中一定不要说话、咳嗽或活动。如果感到不适,可以用手拍床示意,肾活检一般需要10~20分钟即可完成。
6.穿刺完毕,不要用力。
八、肾活检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穿刺结束后,医护人员会立即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然后用盐袋压迫肾活检部位,继续压迫止血6~8小时(移植肾活检需手掌压迫止血30分钟,不需用盐袋)。
2.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前6小时必须平卧位,不要翻身。病情平稳6小时后,方可更换体位,期间不能坐起和下床,避免突然弯腰、碰撞及使腹压升高等动作,可在床上吃饭、大小便。
3.术后24小时可以起床,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4.肾活检后要少量多次喝水(尿少患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控制饮水量),最好喝白开水,增加尿量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堵塞尿路。可以正常吃饭,不可进食过饱,尽量少吃甜食,不喝牛奶、豆浆,否则会因卧床不能活动而导致腹胀。
5.观察小便颜色,尤其是前3次小便。第一次小便最好请医护人员查看是否有肾活检引起的小便异常。肉眼血尿患者注意术前、术后小便的颜色变化。
6.如果肾活检术后有腹痛、腰痛、尿色改变、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生根据医嘱延长卧床时间。
7.如果术后无法自行解小便,应先诱导排尿,可给予按摩、听流水声,尽量自行小便。无效时,才考虑导尿。
8.肾活检后前三天尽量多卧床休息。3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或重体力活动,尤其是腰部运动。
九、肾活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目前肾活检的成功率已经由最初的50%左右提高到近期的93%~%。毕竟肾活检是有创性检查,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血尿:镜下血尿发生率几乎%,一般于1~5天内自然消失,无需处理,通常不认为肾并发症。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12%,需要输血处理的仅为0.2%~2.9%。肉眼血尿持续1-3天即转为镜下血尿,约0.5%病例可持续2~3周。绝大多数肉眼血尿无脉搏、血压和血红蛋白变化,不需要输血,仅需要延长卧床休息即可。
2.肾周血肿:因观察方法不同,其发生率有差异。一般较小,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多在1-2周内自行吸收。较大血肿发生率低,多在肾活检后当天出现。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腹痛甚至恶心、呕吐。此时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大多3个月内能自行吸收,但出现血红蛋白、血压下降,则需处理,必要时外科处理。
3.腰痛:多因血肿、肾活检损伤和卧床时间过长所致,多于1周内消失,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腰部出现绞痛,即有发生出血块堵塞肾盂或输尿管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
4.动静脉瘘:易发生于高血压、肾硬化和血管炎患者,确诊需行肾血管造影。小的出血可自行愈合,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应行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或手术处理。
5.其他:感染,误穿其他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