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NDT重复肾活检可改善基于牛津分类的I

NDTPublished:15November

研究背景

IgA肾病(IgAN)的组织学诊断是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肾小球内IgA显性或共显性免疫沉积物来定义的。然而,符合这一标准的活检组织可能表现出广泛的反映IgAN临床多样性的组织学改变。虽然IgAN的预后具有异质性,且其预测困难,但对于细化患者治疗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病理特征对临床参数(如蛋白尿,血压和首次出现时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附加价值,用于预测长期结局一直是个争议话题。

预测疾病进展的性质和速度对于完善患者治疗至关重要。迄今尚未探索重复活检以改善IgAN长期预后的预后影响。因此,法国NicolasMaillard及其同事试图使用牛津分类描述IgAN大队列中病理损伤的进展,并评估基于牛津分类的重复组织病理学评价对预测终末期肾病(ESRD)的预后影响。

研究者对在法国圣太田市肾脏中心接受过两次肾活检的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IgA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有两名对临床资料不知情的病理学家根据最新的牛津分类对肾活检进行评分。将第一次(模型1)或第二次(模型2)活检的牛津分类基本病变考虑进去,在重新评估时根据临床数据进行调整,生成Cox模型以评估预后影响。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估活检组织间各基本病变动态演变的预后影响。

第一次和第二次活检之间的病理变化。第一次活检在左侧,第二次活检在右侧。空圆圈表示无病变,实心圆圈表示存在病变。根据出现相应病变的患者数量确定了每个圆的大小。每个箭头的宽度与患者数量成正比。

结果共纳入例成人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年(范围11-24)。第二次活检是在中位时间5.4年后进行的系统性(n=)原因分析(n=56)。模型2(第二次活检)的预后表现明显优于模型1(第一次活检,偏差分析P0.)。调整模型2的变量后,C和T病变的动态变化与ESRD的进展显著相关。

研究者说

重复活检提供的静态和动态基于牛津的组织学评估可改善IgAN患者ESRD的预测。

长按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治疗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yasya.com/sxqsyzz/409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