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病理类型
在各种常见病理类型中,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较好,较易缓解;膜性肾病病程较长,但病情发展缓慢,也只有部分进入到肾衰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尤其是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性肾炎的预后较差,发展为尿毒症的机会比较大,预后差;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病理类型,但是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预后也是天壤之别。另外,伴有下列病理改变的患者较易发展为尿毒症:①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数目多;②伴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③肾内血管伴有肾小动脉硬化。新月体肾炎02
临床表现
患者仅有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小于1g),或少量蛋白尿伴血尿,或仅有血尿,而无其他如高血压等临床症状者预后较好;24小时尿蛋白大于1克合并高血压者相对预后差一些,此时应积极降尿蛋白、降压治疗,结合病理情况同时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已有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差发展到尿毒症的速度比较快。03
治疗情况
事实上,一部分很轻的肾炎并不一定需要服药,但有些肾炎需要终生服药,坚持规范的治疗可部分缓解,并能有效地延缓尿毒症的出现;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肾功能的损害不能缓解,会加快尿毒症出现。因此,慢性肾炎并非最后结局都是尿毒症。肾友们应“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配合医生及时做肾活检,规范治疗,长期规律复诊,调整心态与生活方式;论语曰“既来之,则安之”,切勿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肾炎反复发作,加速肾病进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