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小儿13种疾病食疗护理药膳方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真正的养生从吃开始,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任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小儿常见慢性病的调理药膳。

1

小儿流涎症食疗药膳

流涎症,即流涎不收,俗称“流口水”,是指小儿涎液过多,经常流出口外。常见于婴幼儿时期。病因有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若是生理性则不用治疗;若是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时,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的流涎,则要适当治疗,否则严重时可导致口角赤烂等。中医学属于“滞颐”范畴。

灯芯草粥

灯芯草6克,石膏10克,山栀子3克,粳米30克。

将石膏、山栀子、灯芯草,久煎取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清热泻脾。适用于小儿流涎、口舌生疮、烦躁不宁。

益智粥

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摄涎饼

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20块,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

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需要注意的是,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

2

小儿咳嗽、哮喘药膳

小儿咳嗽是一种症状,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把呼吸

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咳嗽同时往往伴有咯痰,痰是“垃圾”。)那这么说来,咳嗽是好事,就不要止咳治疗了,不是的,当呼吸道中没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肿,或由于长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枢持久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反射动作了,就应该积极止咳了。即使是保护性的,如果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也要治疗。止咳治疗也包括祛痰,化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作用等。因此,止咳治疗不是简单的服用止咳药。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发因素。针对病因治疗,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罗汉果茶

罗汉果1只,柿饼3~5只。

取罗汉果同柿饼,一并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水当茶饮。

清肺,润肺,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风寒感冒咳嗽勿用。

桑白皮粥

桑白皮9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

先将桑白皮入砂锅加冰糖煎药汁,去渣用药汁煮粳米粥,快成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成人或小儿肺热咳喘、水肿胀满均可食用,也可用于痰热壅肺的心衰咳喘、水肿症状。

生姜核桃杏仁汤

生姜10克,核桃仁25克,蜂蜜适量。

将杏仁,核桃仁捣碎,生姜切片,加适量水,煮10分钟即可,再加入蜂蜜。

用于儿童久患咳嗽,体质虚弱,气短喘促。

雪羹汤

海蜇30克,鲜荸荠(马蹄)15克。

将海蜇用温水泡发,洗净,切碎;将鲜李养洗净去皮。把切碎的海蜇和荸荠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煮1小时。煮好后,将汤倒入碗内。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内热的咳嗽、痰黄而黏稠、口燥咽干等症。

麻黄蒸梨

麻黄3~5克,大梨1只。

先把麻黄捣为粗末;将生梨洗净后,剖开,挖去梨核;把麻黄放入梨心内,再将梨子合严,插上小竹签,然后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后即可。去麻黄吃梨服汁,连用3~5天。

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的初期和痉咳期。也可用于小儿支气管炎咳嗽。

3

小儿疳积药膳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症。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症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但古代所说之“疳积”已与现代之“疳积”有了明显的区别,在古时候,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常常饥饱不均,对小儿喂哺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当于西医所讲的“营养不良”。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又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胃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滞积中焦,使食欲下降,营养缺乏,故现在的疳积多由营养育失衡造成。

茯苓煮鸡

鸡肝30克,茯苓10克。

将鸡肝、茯苓共煮,吃肝喝汤。

健脾生血,补益肝肾。适用于小儿疳积、身体亏虚。榴根猪肉。

瘦猪肉,红石榴根皮30克。

将红石榴根皮与瘦猪肉同放在砂锅中炖至熟烂即可。

驱虫补虚。

鸡内金煮黄鳝

黄鳝1条(约克),鸡内金10克。

将黄鳝去肠切段,同鸡内金加水共煮。酱油调食。

补虚损,强筋骨,健胃消积。适用于小儿疳积虚损。

鸡内金散

鸡内金适量。

将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

消石化积,健脾止泻。对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胡萝卜玉米渣粥

玉米渣克,胡萝卜3~5克。

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

消食化滞,健脾止痢。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腹痛、久泄久痢。

小米淮山药粥

淮山药45克(鲜者约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

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同煮为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

健脾止泄,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脾胃素虚,消化不良,不思乳食,大便稀溏等。

二藤健脾糕

旋花根克,鸡血藤60克,粳米克,白糖克。

将前两味共研细粉,和面粉混匀后加白糖,用适量水揉成面团,切块或搓成小团块,蒸熟。

补虚损、健脾消积。

使君子肉饼

使君子30克,猪瘦肉克,面粉30克。

将使君子捣碎,猪肉洗净剁碎,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次一个,1日2次。

本药膳补虚驱虫,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4

小儿食欲不振药膳

小儿食欲不振是指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丧失,系儿科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对所有食物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长期厌食可引起严重的营养不良、体力衰弱以及神经精神异常。病因包括膳食习惯不良、胃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中医学中亦称为“厌食”。

鲤鱼豆豉汤

鲤鱼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陈皮6克。

将洗净的鲤鱼切成块。炒锅上火,将鲤鱼略炒加清水,同时放入豆豉、生姜、陈皮煮汤,最后加胡椒粉和精盐少许调味。

脾虚湿困引起的便溏、尿混、食欲减退等症。

扁豆苡米粥

扁豆20克,淮山药15克,苡米10克。

将扁豆、淮山药、苡米等洗净一齐放人砂锅,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

和中健脾,消暑化湿。主治小儿厌食。

麦芽山楂粥

生山楂、炒麦芽各6~10克,粳米50克。

先将山楂、麦芽煎水,然后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时可加适量白糖。

适用于小儿乳食不节型。

鹤鹑煲粥

净鹤鹑1只,粳米适量。

将鹤鹑洗净切块,与大米加水同煮,调味食用。

益气补脾,调肺利水,适应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等症。

牛百叶粥

牛百叶~克,大米40~50克。

将牛百叶用食盐少许搓洗干净,切成小块,加大米、清水适量煮成粥。

健脾益气,助消化。适用于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等。

健儿糕

茯苓15克,麦芽25克,山药15克,蔗糖克,糯米粉克,香精适量,山楂20克。

先把茯苓、麦芽、山药研成细粉,过80目筛。把山楂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汁。把茯苓等细粉同蔗糖(或葡萄糖粉)、糯米粉、香精和匀后,加入山楂汁搅拌均匀,制成糕饼,烘干即可。

健脾消食,助运导滞,适用于小儿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

5

小儿消化不良药膳

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呕吐、腹泻,孩子面黄,易疲倦,易感染其他疾病,可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摄食不足或消化、吸收利用障碍,使人长期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不能维持正常代谢所引起的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脂肪组织消耗引起皮下脂肪减少,最终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病因是长期饮食不当引起热能不足,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摄入食物不克。能充分消化、吸收、利用,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消耗增多。中医学属“疳症”范畴。

海蜇煮荸荠

荸荠(马蹄)克,海蜇克。

选择个大、肥嫩的鲜荸荠洗净后,去掉小芽及基根;把海蜇漂洗后,同荸荠一并放入食不小锅内,加适量水同煮,待荸荠煮熟后,去掉海蜇,取出荸荠。每次温热嚼食荸荠3~5个,连用2~3天。

消积,化痰。适用于小儿积滞。需要注意的是,体弱小儿,1次不可服食过多。

消食饼

炒山楂克,炒白术克,神曲60克,米粉克。

把山楂、白术和神曲一并研为细末,蜜钱加水与米粉和匀,搓揉成团,分成蛋黄大小的团块,压成饼状,把饼放入蒸笼内蒸熟即可。

开胃口,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消化不良,食积伤脾嗳酸腐气或伤食泄。

蜜饯萝卜

白萝卜~0克,蜂蜜~克。

将白萝卜洗净后,切成条状或丁状;在铝锅内加水烧沸后,把萝卜放入再烧,至煮沸后即可把萝卜捞出,把水淋干,晾晒半日,再把它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烧煮,边煮边调拌,调匀后,取出萝卜晾凉即可。

宽中行气,消食化痰。适用于小儿饮食不消、腹胀嗳腐。

锅焦饼

锅焦克,神曲12克,砂仁6克,山楂肉12克,莲子肉12克,鸡内金3克,大米粉克,白砂糖克。

将锅焦放入锅内炒黄,然后把锅焦、神曲、山楂肉、砂仁、莲子肉、鸡内金一同放入碾槽内,共研为细粉,与大米粉及白砂糖拌和均匀,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做成小饼烙熟即可。

补脾,健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脾胃气虚、消化力弱、饮食不香、大便稀薄等。

香砂藕粉糊

砂仁2~3克,木香1~2克,藕粉30~50克,白糖适量。

将砂仁同木香一同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每次取1/5~1/3的药末,同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用沸水冲泡,搅拌成糊状趁

热食用。

健脾开胃。适用于小儿厌食,也可用于小儿伤食症。

二丑消积饼

黑丑60克,白丑60克,面粉克。

先将二丑炒香脆,研成极细末,调和面粉,加入适量白糖,焙制成饼干,每片3克。每次1~2片。

本药膳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食积。

6

小儿腹泻药膳

小儿腹泻,即西医学的婴幼儿腹泻,是指一组多病原、多因素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特点。是小儿最常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发病为多。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婴儿期发病者约占1/2。病原很多,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均可引起肠道内感染,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更为多见。医学中属于“泄泻”范畴。

糯米固肠汤

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白糖适量。

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每日2次,加白糖适量调服。

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栗子柿子饼糊

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

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每日分2次服。

补肾,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

芡实山药糊

芡实克,山药克,糯米粉克,白糖克。

先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后,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和均匀,备用。用时取混合粉适量,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荧实山药糊。每次用混合粉50~克。

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虚赢弱者。需要注意的是,患小儿急性肠炎、菌痢腹泻者忌用。

艾叶姜茶

艾叶6克,生姜2片。

将二味药同煮,去渣取汁。代茶饮。

温中散寒。适用于寒泻、寒邪侵于肠胃、肠鸣腹痛、便泻稀水。

糯米车前叶粥

鲜车前叶10~15克,糯米50克。

将车前叶洗净,切碎,煮汁后去渣,然后加入糯米煮成粥。

清热利尿。适用于小儿急性腹泻及小便不通等症。

人参扁豆粥

白扁豆5~10克,人参2~5克,粳米50克。

先煮扁豆,将熟时入米同煮成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人参汁兑入,调匀即可。

健脾止泄,益精补肺。适用于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7

小儿肾炎药膳

小儿肾炎一般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儿童,6~9岁最为常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但是肾炎的发病并不是细菌或病毒直接损伤肾脏而发生的炎症,而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体内产生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肾脏损伤而致病。

茅根汤

干白茅根克,白糖25克。

将干品茅根洗净后切碎,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然后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饮用。

清热利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鲫鱼冬瓜汤

鲫鱼克,冬瓜克。

将鲫鱼洗净,去肠杂及鳃与冬瓜(去皮)同煎汤。

清肺利尿,消肿。适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

桑菊绿豆茶

桑白皮30克,白菊花8克,绿豆60克。

将桑白皮、白菊花、绿豆同煎水取汁,每天粉2次服用。

清肺利尿,消肿。常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

浮萍黑豆汤

鲜浮萍克,黑豆50克。

捞取新鲜浮萍克,淘洗干净,把黑豆洗后用冷水浸泡1~2小时,再与浮萍同放入小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去渣取汤,分2次温

热饮用。

祛风,行水,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瓜皮赤豆汤

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20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克。

先把赤小豆放入砂锅内,加入温水适寒。量,浸泡1~2小时;再把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效。根、玉米须一同放入泡赤小豆的砂锅内再加些冷水,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半小时即可去渣饮用。

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所致的小便不利、全身水肿。

胡椒蛋

白胡椒7粒,新鲜鸡蛋1个。

把鸡蛋顶部,用小剪刀剪个筷子头粗细的小孔,把7粒白胡椒从小孔放入鸡蛋中,再用面粉和成面团,把鸡蛋小孔封固,用湿纸把整个鸡蛋包裹起来,隔水蒸熟即可。将鸡蛋胡椒一起趁热吃下,每日1料。

治疗小儿慢性肾炎。

黄芪粥

生黄芪30克,生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

先将黄芪放入小锅内,加水克,煮20分钟捞出渣;再加入生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熟成粥。每次服后嚼食金橘饼1枚。

补气,健脾。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急性肾炎不宜选用。

8

小儿遗尿药膳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小儿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般地说,遗尿多与胃和膀胱虚冷有关。

芪地鸡粥

黄母鸡1只,黄芪30克,熟地50克,粳米克,精盐,味精、韭菜各少许。

将母鸡宰杀,开水泡后拔毛,剖腹去内脏,入沸水中焯去血水。黄芪、熟地用2~3层纱布包好,粳米淘洗干净。在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入鸡及药包,置大火上煮沸,改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待鸡肉烂熟后,取出药包不用,并去掉璃骨,加入粳米,复置火上炖煮,令粳米烂热成粥,加精盐、味精、韭莱拌匀,再稍煮即可。食粥及肉。

本方具有补脾益气、补肺气、调水道的作用,可用于肺脾气虚所致的小儿遗尿症。

烤金钱橘

金钱橘49个。

将金钱橘(又名金柑)晾49天,防止腐烂。将其置于火旁或烤箱内,烤至干燥,切碎,研为粉末。每次服6克,每天2次。

可用于下焦虚寒所致的小儿遗尿症,屡获良效。

鸡肝明目汤

水发银耳15克,鸡肝克,枸杞5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10克,姜汁10克,精盐2克,味精1克,料酒10克,胡椒粉1克,清汤适量。

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人碗中,加水豆粉、料酒、姜汁、盐,拌匀。银耳洗净,撕成小片;茉莉花摘去花蒂,洗净;枸杞洗净。锅置火上,放入洁汤,加入料酒、姜汁、盐、味精、胡椒粉,随即下根耳、鸡肝、枸杞,烧沸,撤去浮沫,待鸡肝刚熟刻时,盛入碗中,撒上茉莉花,即成。

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遗尿等症。还可作为夜盲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药膳。

韭菜根粥

鲜韭菜根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将鲜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粳米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根汁再煮即成,可加入白糖调味。

补肾温中,壮阳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及虚寒。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根宜采用新鲜的煮粥,现煮现吃,隔日粥不要吃。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忌食。炎热夏季不宜食用。

荔枝枣泥羹

干红枣10个,干荔枝10个

将干红枣煮熟,去皮、核后制成枣泥。干荔枝剥皮、去核取肉,入枣泥,加水以文火略煮。

补脾生血,止遗尿。主治小儿遗尿。

水陆二味粥

荧实米50克,金樱子20克。

先将金樱子煮汁克,加入荧实米煮粥,放适量白糖即成。

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亦可用于成人遗精、老人小便失禁。

猪小肚炖白果

白果15~30克,猪小肚1只。

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净,把白果放入猪小肚内,炖熟即可;也可煨熟吃。

固肾气,止遗尿。适用于小儿遗尿。需要注意的是,白果有小毒,每次不宜吃得过多。

食盐爆炒水鳖虫

水鳖虫若干只。

将水鳖虫、食盐少许同入铁锅炒熟香,去翅、头,嚼服。小儿5只/次,成人加倍,1次/日,晚上睡前服。

功能滋阴补肾,缩小便。主治小儿遗尿。

鸡肠粉

公鸡肠1副。

将公鸡肠剖开洗净,放在文火上焙干研成细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克,1日2次。

温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四味猪腭汤

益智仁30克,荧实30克,猪摩(猪膀胱)1具,山药30克,莲子(去心)30克。

将益智仁煎水去渣取汁,以药汁把荧实、山药、莲子泡浸2小时,装入洗净的猪解内,把口扎紧,用砂锅文火炖熟,入盐。分2~3次,食肉饮汤,每日1料,1周为1疗程,间断再服。

小儿遗尿。症见遗尿或尿床,兼见自汗,面色苍白,唇色淡白,食欲不振,肌肤不丰,脉弱。需要注意的是,外感发热或见有口干,口苦,尿黄,咽痛等热症者,不宜服用。

9

小儿盗汗自汗药膳

小儿盗汗自汗是指小儿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出汗较多,或者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种临床症候。一般以入睡中汗出称之为“盗汗”,白日无故汗出称之为“自汗”。在日常生活中,因天热或衣着过厚等因素引起的汗出而又无他疾者属正常。

红枣糯米肚

净羊肚克,红枣克,糯米60克,麻油、酱油各10克,精盐3克。

羊肚、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红枣洗净。将糯米、红枣塞入收拾干净的羊肚内,用棉线将口扎紧,放入大碗内,上笼蒸至羊肚肉烂熟、糯米熟透为止,待凉后,切成片状,以少许麻油、酱油、精盐调味。

补脾健胃,补中益气,止汗止血。

肉汤圆

猪精肉克,糯米粉克,小麦麸60克。

糯米用水泡2天,淘洗干净,水磨成浆白布滤过,晒干成粉,小麦麸炒成黄色,猪精肉剁茸,葱、姜切成末,加盐、味精、清水适量,搅拌成馅,用面粉作成汤圆,沸水中煮熟食之。

小儿自汗、盗汗。

淡菜粳米饭

淡菜60克(洗净、浸软),粳米50克,姜汁、料酒、豉油等调料各适量。

粳米洗净,煮饭,待饭水将干时,放入淡菜,小火焖至熟烂,拌入姜汁、料酒、玻油等调料即可。

益五脏,补精血,增智慧。

浮小麦羊肚汤

浮小麦60克,羊肚克(洗净切小块),党参10克,生姜、红枣少许。

将浮小麦、羊肚、党参、生姜、红枣同入砂锅,加适量水,文火炖汤,待羊肚熟后滤去浮小麦,加盐调味即可,饮汤食羊肚。

适用于小儿气虚自汗。

牛肉黄芪汤

新鲜牛肉克(洗净切小块),黄芪10克,浮小麦20克,淮山15克,生姜5克,红枣10个。

将所有原料共入砂锅,加适量水,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炖,至肉烂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小儿气虚自汗。

泥鳅汤

泥鳅适量。

把泥鳅用热水洗去粘液,去内脏,锅内放入油加热后,把泥鳅放入油锅内煎炸至金黄,然后加入一碗半水,用温火煮汤至半碗,加入少许食盐,即可食用。

可治疗小儿盗汗。

浮小麦黑豆汤

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

将黑豆3、浮小麦、大枣同煎至熟后,去渣用汁。代茶饮。

滋肾,补气,止汗。

鳖肉炖百合

鳖肉60克,百合30克。

将鳖肉洗净切成小块,与百合洗净共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至鳖肉熟烂时加入少许精盐、香麻油等调料即可。

治疗小儿盗汗。

10

小儿癫痫药膳

小儿癫痫是指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分为胎儿期(小儿在母体内,大约天)、新生儿期(自出生至生后28天)、婴儿期(出生至满1周岁之前)、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学龄前期(3周岁至6周岁)、学龄期(6周岁至13周岁)、青春期(少年期、13岁至18岁)七个时期。发生在这七时期的癫痫统称为小儿癫痫。与成人相比,小儿患病率更高,约为成人的10~15倍,其中20%~30%患者虽经治疗仍反复发作,成为难治性癫痫。

龙眼炖羊脑

羊脑1个,龙眼肉20克。

羊脑和龙眼肉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炖一小时即成,可分次食用。

养血祛风,主治癫痫。

黄瓜藤汤

黄瓜藤克。

将黄瓜藤洗净切段,放入砂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煮一小时即成,分二次服。

清热熄风,主治癫病。

红蓖麻醋蛋

鸡蛋2个,红蓖麻根60克,黑醋适量。

将红蓖麻根洗净,切段待用。砂锅加适量清水烧开,打入鸡蛋煮熟,再放入黑醋及红蓖麻根,改小火煮熬约半小时,停火稍晾即成。

适用于小儿癫痫。大人亦有效,但宜加大剂量。

甲鱼汤

甲鱼1个。

将甲鱼(又名鳖)一个,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置于大火上煮沸,中火煮熟,取出甲鱼,剔去外壳,将肉复入汤中,加油、盐适量,用小火炖肉烂熟即得。

养阴补血,益肝脾肾,定惊。用于小儿羊角风,疗效确实。

郁金橄榄膏

橄榄克,郁金克,明矾克。

将橄榄去核捣烂,和郁金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浓汁,去渣后加入明矾,继续文火煎煮至膏状即成,每次服一匙,温水送服。

清热凉肝,止惊镇静,主治小儿癫痫。

11

小儿发育不良药膳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婴幼儿,便可以见到有些幼儿两腿站立不稳,或成X形,或成O形,中医称之为行迟,认为这种病往往是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当,出现脾肾虚弱,筋骨微软等现象。故治疗原则往往从脾、肾二脏入手,补脾强肾,填精壮骨。可长期食用保健食品,逐渐缓解症状。

芝麻椒盐虾

鲜虾仁克,鸡蛋2个,芝麻20克,香油、荧粉、味精、花椒、盐、水各适量。

芝麻洗净,沥干,放热锅中炒香备用;花椒炒焦,加入盐混匀后共炒,磨成粉末。洗净虾仁并沥干;鸡蛋打,蛋清蛋黄倒入大碗中搅匀,加入粉炎、盐、味精和少量水共调成糊,随之放入虾仁,拌匀。锅置中火上,待锅热加入香油,当烧至五成热时再陆续放入虾仁,炸成柿黄色时起锅,在虾仁上撒上芝麻、椒盐即可。

具补肾壮阳之功。富含钙、磷,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

海带花生排骨汤

海带克,花生仁克,猪排骨克,盐、醋、味精各适量,清水~毫升。

将排骨剁成块,海带稍加醋水浸泡片刻并切成片或丝。花生仁用热水泡涨去皮,然后锅中加水,先放入排骨、花生仁,旺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入海带,并改用中火保持一定沸度继续煮半小时至1小时,直至肉熟易脱骨时加入盐、味精调味后即可。

强身健体,补脑益智,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适合于青少年定期或不定期食用。

酒煎杞子鲤鱼

活鲤鱼1条(约克),枸杞20克,葱克,姜、绍酒、香油各克,味精、盐、芡粉、高汤各适量。

鲤鱼杀好洗净;枸杞、葱、姜洗净;葱切成花、姜切成粒。锅置旺火上,锅热后放入香油,将葱花姜粒炸一下后即下入鱼,将其煎翻两次,至鱼熟加入适量高汤及枸杞,待汤开,稍停火一会。最后改用中火收汁,勾人少量芡汁,放入绍酒煮沸即成。

富含钙、磷,可解生长发育中因钙、磷缺乏,生长缓慢之忧。

五香糖醋排骨

猪排骨克,陈皮10克,葱、姜、白糖、香油、醋、酱油、盐、料酒、大茴香、水适量。

排骨剁成3~4厘米长的小节,葱切段,姜切片。锅置旺火上,加入排骨、葱、姜、陈皮、大茴香、糖、醋、酱油、香油、料酒、盐等,煮沸后撒去水面浮沫,并改中火炖至排骨肉熟软易离骨时,改文火收汁,至浓即成。

富含钙、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之效。

草鱼炖豆腐

草鱼净肉克,豆腐克,熟猪油50克,笋、蒜苗、酱油、盐、味精、葱、姜、鲜汤各适量。

草鱼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豆腐亦切成同样大小的丁;笋切成小方片。炒锅置旺火上,放入油,烧至八成热时,把鱼丁煎黄,烹入料酒,加盖略焖,加入葱、姜、酱油、盐,烧上色后,倒入鲜汤烧开,加盖转小火煨3分钟,下入豆腐、笋片,再焖3分钟,转旺火烧稠汤汁,加入味精,撒上蒜苗,盛入盘中即可。

可补充蛋白质及钙质,对促进生长发育有益。

金针菇增智粥

金针菇15克,米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将金针菇洗净切碎,脱水熟化,糯米熟化,按每50克熟化的糯米加脱水熟化的金针菇干品50克的比例混合,加盐、味精适量,用食品袋装好。要食用时,打开包装,用滚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

益智增慧,常吃保健。

胡萝卜肉丝

胡萝卜克,瘦猪肉克,葱、姜适量。

胡萝卜、瘦猪肉切丝。油锅内放葱、姜煸香,胡萝丝(盐拌渍后),肉丝入锅烩炒,加酱油、味精佐料调味后即可。

健脾胃,益气力,增强体质,有助于身体生长发育。

鸡蛋炒饭

大米饭克,鸡蛋1~2个,葱、盐、味精适量。

鸡蛋磕入碗内,打匀,待油锅热时,加入鸡蛋,炒成细块状,呈微黄金色时,入大米饭及葱,炒和均匀,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有助于增高。

牛肉茸粥

粳米50克,牛肉25克,干米粉20克,香菜、葱花、植物油、酱油、盐、白糖、淀粉各适量。

粳米加入清水烧开,煮至粳米开花;把洗净的牛肉剁成茸,加入酱油、盐、白糖、淀粉拌匀;米粉用热油炸香,捞出备用。将粳米粥熬好后,放入调过味的牛肉茸,在煮至肉熟软后再煮沸即可。装碗食用时,再加入熟油、香菜、葱花及炸香的米粉即成。

补充蛋白质、铁质,强健骨骼。

12

小儿佝偻病药膳

佝偻病是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所致,以骨骼生长障碍为主的全身性慢性营养不良疾病。以骨骼系统生长发育障碍为临床主要特征,可伴多汗、夜惊、牙齿生长慢、枕秃等表现。多发于1岁以内小儿。病因为维生素D供给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过快;或肝肾疾病引起维生素代谢异常。中医学属“五迟”、“五软”、“龟背”、“鸡胸”等范畴。

虾皮炒韭菜

韭菜克,虾皮20克,植物油50克,精盐5克,味精2克。

将韭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把韭菜和梢分别放在两个盘内。把虾皮用清水洗净,挤干水分。炒锅内放油,热后,下入虾皮炸一下,随后下菜头及精盐,用旺火急炒,再放韭菜梢和味精,迅速煸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防止小儿佝偻病。

蛋壳龟板散

鸡蛋壳、龟板等份。

鸡蛋壳洗净焙干,龟板用小火焙黄,趁热放入醋中浸泡片刻,取出晒干,与鸡蛋壳共研末,装瓶。每次取3~6克,用温开水或米汤调服,每日2次,连用数天。

滋阴补肾,制酸补钙。适用于小儿佝偻病,手足抽搐症,营养不良等。

猪骨菠菜汤

猪脊骨或腿骨克,菠菜克。

将猪脊骨洗净剁碎(猪腿骨砸碎)放人砂锅内,加水熬成浓汤,加入切段的菠菜,稍煮加调料即成。

适用于佝偻病,小儿软骨病。

鱼骨胎盘散

鱼骨50克,胎盘粉7克,鸡蛋壳18克,白糖25克。

将生鱼骨用醋炒,鸡蛋壳在瓦上焙黄,共研成细末,与胎盘粉混匀。服用时加适量白糖,每次0.5克,每日3次。

治小儿佝偻病。

乌贼骨龟板汤

乌贼骨10克、龟板12克、茜草根6克、红糖适量。

先将乌贼骨、龟板、茜草根加水煎汤,待温加入适量红糖饮服。

适用于佝偻病。

芝麻鱼豆粉

油炸小黄鱼克,炒熟黄豆克、芝麻酱克。

把小黄鱼、黄豆研末,加芝麻酱调匀。每次开水送服1小匙,每天2次,连服2年。

适用于佝偻病有疗效。

清炖二骨汤

猪骨头克,乌鱼骨克,盐少许。

将猪骨、乌龟骨砸碎,加适量清水炖至汤呈白色黏稠时,加盐少许调味。弃渣饮汤。

补虚益肾,补充钙质,适用于小儿软骨病,出齿不齐,发育缓慢,头颅畸形。

龙牡粥

龙骨30克,牡蛎30克,山茱萸10克,大米克。

将龙骨、牡蛎打碎加水煮约1小时,再加山茱萸煎半小时,用

纱布过滤出药汁,再煎药渣2次(每次约40分钟),把3次药汁合在一起,入大米,加适量水煮成粥。

防治佝偻病。症见面色苍白,神疲消瘦,夜惊多惕,明显汗多,头方发稀,鸡胸龟背,筋骨酸软。需要注意的是,外感未清,内有实热者,不宜服用。

炒黄豆

黄豆、鸡蛋皮适量。

炒黄豆研末,鸡蛋皮炒糊研末。等量混合,加白糖。每次服3克,每日3次,连服1个月。

治佝偻病。

海蛤壳散

海蛤壳、甘草各等量。

将海蛤壳、甘草研粉混合,开水冲服。

健脾壮骨。治疗小儿佝偻病。

13

小儿肠道寄生虫病药膳

小儿肠道寄生虫种类很多,如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阿米巴原虫等,最常见的是蛔虫、钩虫、蛲虫、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所致的,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蛔虫后,大多患者无自觉症状,称蛔虫感染。儿童尤其是年幼体弱及营养不良儿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中医学亦称“蛔虫病”。蛲虫病是由于蛲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及会阴附近瘙痒,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造成感染,尤以2~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蛲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盲肠、结肠、直肠等处。蛲虫唯一的传染源是患者,主要传播方式是进食含有虫卵的食物和吸吮虫卵污染的手指,中医学中亦称“蛲虫病”。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临床以营养不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传染源为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经皮肤接触或生食蔬菜经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多见。本病属中医“黄肿病”,“疳黄”,“黄胖”范畴。

凤眼果煲猪瘦肉

凤眼果7~10个,猪瘦肉克。

用凤眼果、猪瘦肉、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

有温胃、健脾、杀虫,消疳的功效,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糖蜜南瓜

新鲜南瓜~克,冰糖50克(或蜂蜜30克)。

取新鲜南瓜,放入研钵内,加入冷开水少许,研烂如糊状,加入冰糖或蜂蜜,一同拌匀。空腹服,每日分2次顿服。

杀虫。适用于小儿蛔虫病;也可用于小儿绦虫病。

糖醋马齿苋

鲜马齿苋~克,食醋30克,白糖适量。

马齿苋煎取浓汁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空腹温热饮用,连服3天为一疗程。

驱虫。适用于小儿钩虫病。

豆油藕粉糊

豆油60克,藕粉适量。

取豆油,同适量新藕粉一同调成稀糊状即可。分3次炖温后服食。

驱虫,润肠。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此方对粘连性肠梗阻也可以选用,但对绞窄性梗阻不宜选用。

大黄粉蜜糊

生大黄15克,粳米粉15克,蜜60克,温开水克。

先把大黄晒干后研成细粉;再把米粉放入小铁锅内,用小火炒至微黄色,然后取出,晾凉,最后把大黄粉、米粉及蜂蜜一同放入茶杯内,加入温开水,调匀成糊状即可。每小时服1次,每次15克,全量约12次服完,直至排除蛔虫为止。

通便驱虫。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此方只适用于蛔虫性肠梗阻,对其他类型肠梗阻不宜选用。

牵牛子粥

牵牛子末1克,大米50~克,生姜两片。

先放入大米加水煮,待煮沸后加入牵牛子末及生姜片,然后煮成粥。

消肿利尿,驱虫。小便不利,脚气浮肿,蛔虫症等。需要注意的是,牵牛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本方也只能短暂使用,不可长期服用。孕妇忌服。

苦楝根粥

鲜苦楝根皮15克,粳米50克。

先将鲜苦楝根皮洗净,刮去外表粗皮,用水煎,去渣、取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粥。

清热,燥湿,杀虫。主治小儿风疹、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需要注意的是,体弱及脾胃虚寒之小儿不宜服用。

使君子茶粥

茶叶15克,花生肉25克,使君子50克,粳米50克。

先将茶叶、花生肉、使君子共研细末意备用。然后将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药末10克,后稍煮即成。

具有杀虫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驱虫糖

牵牛子60克,榔30克,君子肉50粒,砂糖适量。

先把牵牛子,放入锅内炒香后研末;把使君子肉微炒后,取出,同槟榔一并研成细末,将3味药粉混匀。每日1次。每次用3味药末3~5克同白糖适量和匀后一次服下。连用2~3天,直至蛔虫被驱出。

杀虫驱蝈,适用于小儿蛔虫病。需要注意的是,体弱儿童不宜多吃常吃。

炒香椎

香框子~克。

于每年10~11月间香框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晒干;再将框子仁微炒至外表褐黑,内仁黄黑,发出焦香味为度。每日吃香框子肉10~15克,连吃15~30天,直至大便中钩虫卵消失为止。

消积杀虫。适用于小儿钩虫病。

驱钩虫茶

马齿苋2千克,食醋0毫升,粘合剂适量。

将马齿苋研粉,过60目筛,加入食醋和适量粘合剂拌和,压制成茶块,每块30克。临睡前开水冲泡代茶饮。

解毒,杀虫。适用于钩虫病。

雷丸冰糖水

雷丸(俗称竹铃芝、木莲子)克,糖克,冷开水适量。

先把雷丸研为细粉,每次取雷丸粉15~20克,加冰糖10克,冷开水适量,调匀即成。

驱虫。适用于小儿绦虫病。

乌药槟榔饮茶

乌药9克,槟榔1个。

将二味药加水碾磨为浆。以温开水冲饮。

杀虫镇痛。适用于虫积腹痛、腹痛难忍、动则痛剧、可感腹内肿块上下滑动。

花椒油

花椒10~12克,油~克。

先把麻油放入锅内煎熬,见锅内有烟雾后即可放入花椒继续煎熬,至微焦后即捞出弃去,待花椒油微温时即可饮用。趁花椒油温热时1次顿服。

杀虫通便。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yy/7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