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害羞小孩的童心绘本》
写在前面
聊天群里有位妈妈说,上周她被老师一个电话叫到了幼儿园。一进教室,就看到4岁的女儿捂着肚子趴在小床上,满头大汗。老师说,孩子肚子疼了一上午了,小便的时候疼哭了,这才紧急把家长叫来……
医院检查,竟然被诊断为肾盂肾炎。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医生通过了解情况,得出病因:长期憋尿所致。
长期憋尿,为什么?
这位妈妈告诉大家,她的女儿天性害羞,在幼儿园平时表现乖巧而拘谨,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一般很少自己提出要求,即便想要上厕所也不敢跟老师讲,或者很想去的时候老师正在上课就让她等一会儿,渐渐地,她就养成憋尿的习惯......
过度害羞的孩子,竟如此“不可理喻”。
心理学家把这种“害羞”定义为“逃避社交场合,且在社交互动切实发生时感觉尴尬、紧张的倾向。”
害羞的孩子过度敏感,缺乏自信心,过分专注自己,极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恐惧自己的缺点被别人看到,表现为易紧张、寡欢、独立性差、被动、退缩、易忧伤、爱脸红、说话结结巴巴、不敢正视别人等等。
孩子害羞的原因有很多,有天生遗传和身体缺陷导致的自卑,还有一些后天环境因素,如缺少社会交往、在交往中曾经受挫、父母的任意指责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家长包办过多让孩子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等。
害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分害羞,就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甚至影响将来的人生发展。心理学家给出减弱孩子“害羞气质”的几点建议:
别轻易给孩子贴“害羞”标签,有些害羞是被大人硬说成的。
天生有害羞倾向的孩子,它的后天是否害羞大多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这类孩子自尊心强、敏感、不自信,而周围人不顾孩子感受,故意调侃或戏弄,比如,“你看你看,脸又红了吧......”久而久之,孩子会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是害羞的孩子”,在遇到任何社交场合时,会本能地架起一道心理屏障,也就真的“越来越害羞”了。
用“爱和鼓励”代替“过度保护”。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桑迪·麦克洛里认为,“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它会让孩子更加确认自己“害羞”的事实,而变得本能地退缩、不自信、更依赖父母。而父母适度的放手和鼓励是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的第一步。当他鼓起勇气尝试与别人交流时,无论是多么小的举动,都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
多创造跟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愉快。
一开始,要选择比他年龄小、攻击性小、性情温和的孩子一起玩,这样相处容易放松,也可增加孩子交往的自信;去陌生的场所,带一样他的玩具和熟悉的物品,使他产生安全感。胆量是在交往中锻炼出来的,随着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害羞的情绪也会随之减弱。
允许孩子慢慢来,给他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有研究显示,在童年经常被周围人嘲讽或取笑的人,他的害羞情绪会尤为明显,这种心理阴影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面对害羞的孩子,成人不要勉强、惩罚、指责,更不要表现出过于焦急,否则会更加打击孩子社交的信心。害羞的孩子,需要周围人的尊重和理解,更需要父母的爱与支持。
通过讲故事和阅读绘本的方式,和孩子共情。
讲讲你小时候害羞的事儿,“妈妈小时候特别害羞,哪怕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的心跳就会加快、脸会直红到脖子根......”妈妈的“亲身经历”很容易让孩子找到情感的依托,从而建立自信;给孩子阅读关于害羞主题的绘本,孩子感同身受,从故事中找到共鸣,同时也能获得战胜自卑情绪的勇气和力量。
今天为大家一本关于害羞的绘本《西红柿女孩》,很适合给害羞宝宝阅读。下面就跟随我们的绘本大咖一起来看看吧!
《西红柿女孩》
推荐指数:五颗星
推荐理由:透视儿童害羞心理的共情绘本
推荐大咖:高媛
适读年龄:3岁+
露荷·蒙路布文/图
武娟译
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你知道什么是西红柿女孩吗?就是那种一讲话就会害羞,心里通通乱跳,脸红得像个西红柿的女孩子,当然,也可能是男孩子。
《西红柿女孩》是一本透视儿童害羞心理的共情绘本!
米乐非常,非常,非常害羞。只要有人叫她的名字,她就会马上变得满脸通红!
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叫她的名字,她会马上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在面包店的阿姨面前,她说不出一个字;邻居小姑娘找她玩,她也害羞的不知所措;她从来不敢和同学们玩游戏,同学们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可是最最可怕、最最悲惨、最最让人担心,这辈子最让米乐害怕的,是明天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背诗。她一夜都没有睡好,甚至还做了噩梦......
你们猜,米乐能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在同学们面前顺利背诵诗歌吗?
当然,她少不了“腿发软”、“心乱跳”、“想消失”等一系列害羞心理,可是当她发现那些起哄的同学被老师教训后也都和他一样红着脸时,她竟能够勇敢地张开了嘴。
“一只小鸟,并不美丽,所有的动物都嘲笑它......”
米乐精彩诵读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那些曾经笑话她的同学纷纷夸赞她“真棒”、“了不起”!
从那天开始,米乐有了一个新外号——“米乐小百灵”。
经过这次“成功”,米乐就变得不再害羞了吗?也许她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找到“自己”的样子。但这次她却从同学们的鼓励中找到了自信,突破了害羞心理的壁垒。
做为成人,我们应该给害羞的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也要允许孩子慢慢来,给他鼓励和支持,从不自信的阴影中走出来。
编辑后记
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却发现:“害羞者的神经系统天生较发达,智商较高。”
害羞的人内敛、认真、实干、勤于思考,富于想象力,对挫折、失败等承受能力也较强,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过分害羞的人,通常自卑感都很强,往往存在社交障碍。
在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在尊重孩子性格发展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孩子跨过“害羞”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中度白癜风怎么治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