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在人体内起着温煦、推动、固摄的重要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阳气。
中医养生讲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现在大雪节气已过,
天寒地冻,
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冬季,
是温补肾阳的绝佳天时!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大雪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和低温的预报,注意防寒保暖。越冬作物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害。注意牲畜防冻保暖。
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补阳藏阳为主。通常我们在冬季饮食中,也会增添滋补的材料,以养元阳。
在中医外治法中
艾灸补阳在冬季是尤为重要的
千年高效古法
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
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冬季补阳灸两大穴位,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就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其气与肾通。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
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足三里穴位于足部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艾灸足三里部位,一方面可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科室特色疗法
1.振督扶阳灸:振督扶阳灸为中西医结合肾内一科创立的一种以升发人体阳气为主要功效的一种温灸疗法。具有振奋阳气、驱逐邪气、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等多种作用,是一种安全、绿色、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2.益气回元灸:肾阳又名真阳、元阳,为命门之火,乃一身阳气之根本,益气回元灸为我科独创补益阳气、回复元阳的一种温灸疗法,从而提升人体一身之阳气。
3.刺络疗法: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改善气滞血瘀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温肾暖足方:足为肾之根,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双足离心脏较远,再加上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液回流不畅。通过自配的泡足方以制附子、肉桂、艾叶、红花、干姜等为主要药物,辨证加减可温补脾肾、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
5.温针灸: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针刺得气,患者感针刺局部酸、麻、胀、痛、热、凉、痒,或呈现沿一定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现象;艾火能使温热之气由孔穴传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致使直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使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得复,邪气得去,具有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固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病之功。疏通经络是其所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可以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6.颈肩部经络疏通:肩颈部为多条经络汇聚之地,当前许多患者经常性的玩电脑、看手机、通宵熬夜,从而出现头晕、高血压、颈椎病、肩周炎、失眠、焦虑、浑身不舒服,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造成颈肩部瘀闭。石家庄是华北地区著名的“雾霾之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肺气郁闭,导致气血不通,是产生亚健康的客观病因。颈肩部经络疏通疗法通过“闪、推、走、拔”等形式,借助传统的火罐,温通经络、开宣瘀闭,可以治疗督脉、膀胱经、三焦经、肺经等多条经络瘀堵。使人体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湿,疏通瘀闭的血脉,使通则不痛,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并起到保健的作用。
7.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处方中药物尽全部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膏方之制定,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1)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2)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3)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4)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中西医结合肾内一科
中西医结合肾内科是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的重点专科,由杨洪娟主任医师、教授担任科室主任,科内共有医务人员20余名。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脏疾病是我科的特色,开创了“脱敏清络疗法、振督扶阳灸、温针灸、益气回元灸、刺络疗法、拔罐”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痛风性肾病等,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腰痛、肾虚等。尤其擅长治疗难治性肾病(如微小病变反复发作、膜性肾病、复杂性尿路感染等)。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依据病人情况辨证施治,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减少复发,提高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心理负担。
专家介绍:胡秀红
胡秀红,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肾脏疾病工作10余年,承载卫生厅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擅长对各种原发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及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
联系方式:-//
医院肾内一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