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个好东西
无论是配方奶还是纯牛奶
都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许多的精华
就浓缩在小小一滴当中
但就是这被称为「白色血液」的奶
让很多宝宝喝了之后
不那么舒服了
年中国最新调查显示,在名年龄≤12个月的婴儿中,
有名婴儿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
占比2.69%。
今天,我们来聊聊
牛奶蛋白过敏这个话题~
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抽样的33个城市中,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另一项调查,中国10年间,由于经济、环境、剖宫产率及使用药物等原因,婴幼儿食物过敏率从3.5%增加到了7.7%。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呈上升趋势。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敏感的表现,把原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东西也当做病菌来攻击。
牛奶蛋白过敏是部分宝宝在接触牛奶后,未成熟的免疫系统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当成有害物质,引发身体作出激烈的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很容易导致宝宝错过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肠胃道反应,会使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营养的吸收。
宝宝经常哭闹睡不好可能会导致食欲不佳、拒奶等情况,长此以往,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注意:除去宝宝经口摄入的牛奶蛋白,牛奶蛋白还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空气中的奶粉或牛奶蒸汽导致其过敏。
林医生知道这么说其实有点晦涩难懂,我们制作了一张图,便于家长理解~
宝宝的过敏反应有哪些?
皮肤荨麻疹、风团血管性水肿嘴唇、眼睛红肿接触皮炎特应性皮炎
肠胃道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或腹泻(并伴有肛门红肿或红疹)
注:如果宝宝出现持续地、无法安抚地哭闹大约每天3小时,每周至少出现3天,状况持续3周以上,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肠绞痛,家长不要过于惊慌。
呼吸道
打喷嚏、流鼻涕慢性鼻塞咳嗽哮喘、喉水肿反复中耳炎
其他
宝宝无故拒奶频繁哭闹烦躁不安
说明:以上症状都不是过敏独有的,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带宝宝就医前
家长要做什么准备呢?
如果怀疑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要尽早带宝宝就医,听从专业的指导建议。
为了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家长主要清楚宝宝都出现了哪些症状吃了哪些食物,是吃了立刻出现症状,还是很久之后出现的。
还要清楚自己和近亲是否有过敏史,如哮喘、鼻炎等。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后
宝宝如何喂养?
饮食回避和激发试验是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这是由专业医生完成的事情,家长不能自行尝试。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回避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和奶制品,但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D和钙,保证母乳的营养足够宝宝正常生长发育。
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更换特殊配方粉(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为敏宝补充所需蛋白质。一般来说,对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帮助建立免疫口服耐受。
美赞臣旗下安敏健LGG属于酪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添加益生菌LGG,能帮助宝宝建立口服免疫耐受。
这款深受敏宝妈妈信任、期盼的配方粉,终于在今年12月由河马与美赞臣独家合作首发再回归!
凡在河马儿科门店购买安敏健LGG配方粉,由河马儿科指导喂养使用方式。
还可获得婴幼儿棉纱多用巾哦!-End-
河马儿科,全面呵护宝宝成长相信医生,科学育儿!1.陈静,廖艳,张红衷等.三城市两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J]儿科学杂志,,50(1):5-9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
识[J].中华儿科杂志,,57(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婴幼儿食物过敏诊
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49(5):
4.陈同辛,张慧.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
志.,24(21):-.
5.陈同辛.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临.床儿科杂志第36卷第10期
年10月JClinPediatrVol.36No.10Oct.
6.WAO《CMPA诊断和理论依据》.
7.中华医学会《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8.HerrM,ClarisseB,NikasinovicL,etal.Doesallergicrhinitisexistin
infancy?FindingsfromthePARISbirthcohort.Allergy,,66:-.
9.Muraroetal.EAACIFoodAllergyandAnaphylaxisGuidelines.Primary
preventionoffoodallergy[J].Allergy69().
10.Fiocchietal.WorldAllergyOrganization-McMasterUniversityGuidelines
forAllergicDiseasePrevention(GLAD-P):Probiotics[J].WorldAllergy
OrganizationJournal()8:4.2-3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河马儿科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及视觉中国,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消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