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觉得啊,蛋白尿每复发一次,我这可怜的肾脏就好像去了一次‘鬼门关’。”张阿姨说道。
张阿姨是一位患有3年多慢性肾病的肾综患者,医院治疗,尿蛋白也总是反反复复,上个月水肿严重,尿蛋白定量高达8.5克,达到了“历史新高”,这可把张阿姨急坏了。
“刚开始就是口服糖皮质激素,尿蛋白还能控制得住,后来激素一减或者停了,尿蛋白不久就又升高了!慢慢地加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等更加猛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下来,降的是不错了,可终归只是表面上把尿蛋白降了下来,这肾功能还是一天不如一天!”
很多肾病朋友也会出现像张阿姨这种情况,一离开激素、免疫抑制剂,蛋白尿就又发作,然后再治疗,反复下来,人的精神状况、财力、物力都整的面目全非。觉得治疗没希望了,两手一摊,“放弃吧!”
别急!先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阻挡了病情的好转!原因离不开这5个“祸首”:
1、“天公不作美”的病理类型
比如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病、淀粉样变性肾病等本身就比较难治,患有重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重度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这几种肾病类型的患者,肾脏的损伤已经很严重。相比于IgA、轻度系膜增生等肾病来说,一开始的治疗难度就很大。
2、“火上浇油”的绊脚石
绝大多数肾病患者往往不是死于尿毒症,而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即便患者处于肾病早期,如果在饮食、生活上不节制,高盐高脂饮食、熬夜酗酒、滥用药物等等,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合并有感染、静脉血栓、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也会增大肾病的治疗难度,加速肾衰竭的到来。
3、不听指挥的“士兵”
肾病患者与医生的关系就像是士兵与军官,如果士兵不听军官的命令和指挥,或者每次都偷一点懒,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即便短期内没有大的影响,时间一长,整个军团就会逐渐溃败。按时按量服药,不听信土方偏方,不随意增减药物......每一条都是“铁律”,只有严格遵守,肾病患者才不会掉进尿毒症的深渊。
4、相互碰撞的“火花”
激素等药物进入身体时,并非所有的“成员”都能和激素友好相处。比如胃肠道水肿、低蛋白血症或者和激素一起进入身体的一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利福平),这就导致了彼此相互碰撞,两败俱伤,激素的作用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5、难以左右的基因
部分顽固性蛋白尿与某种蛋白功能缺陷、某种基因突变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一点。
这5个祸首,使得蛋白尿反复发作,而且其中的3点(2、3、4)是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的,你,尝试了吗?
猜你还想看:慢性咽炎好端端怎会变成咽癌?这些雷区你是否有踩过四肢一旦出现3种“迹象”,十有八九是肺癌悄悄来了,别忽视女性子宫受损后,来大姨妈时会出现3个症状,需重视,及时调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