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又见出血热死亡案例,会造成新一轮暴发吗

电镜下的汉坦病毒

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

针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自治县一名外出务工人员感染汉坦病毒(出血热)死亡事件,3月4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官微“云南发布”表示,此前该病未在沧源县发现,云南已组成专家组赶赴沧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年云南省总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例,其中1人死亡。

年陕西省出血热进入十年以来的高峰期,集中在西安、咸阳、渭南、宝鸡一带,截止到11月0日,陕西省共确诊例,其中咸阳近例。

这次新闻报道的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关于出血热,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呢?

关于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信息

主要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为4-46天。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防控措施

接种双价灭活的HFRS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要重新开始免疫。同时需要说明的是HFRS疫苗是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生HFRS。

如何预防

1.人群预防: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1)健康教育: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灭鼠防鼠:整治环境卫生,灭鼠。一般在流行高峰前半个月进行;(3)疫苗接种:对高发疫区的青壮年,特别是高危人群(10岁以上),应在流行前一个月内完成全程注射,于次年加强注射一针。

.个体预防: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

(1)整治环境卫生;()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4)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1.病人:必须尽快明确诊断,做好疫情报告;积极治疗病人,抓紧抗休克和预防大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保证有一个安静、整洁、卫生(消毒)的休养环境。

.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本病虽未见人传人的报告。但必须对“危险环境”进行整治(清理和消毒),对接触者必须严密观察其是否发生疾病。

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END

推荐阅读

全世界都错了!只有美联储看见了真正的“魔鬼”

病毒发源地引发巨大争议:中国,凭什么要向全世界道歉?武汉事件背后的中美大变局

转载声明:本文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如有意见欢迎发送邮件至janny

qianzh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xc/660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