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ETTER?
.07.31
?
有蛋白尿就是肾病吗?
NO
蛋白尿与肾病1、如何判断是否有肾病
正常人在特殊状态下,也会出现尿蛋白高的状况。比如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尿蛋白,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尿蛋白即可恢复正常。当然,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其阳性程度与肾脏损害程度不一。饮水太多,尿液稀释,即便原来尿蛋白阳性也可转为阴性。因此,如果随机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它的临床意义是不大的,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确诊为肾脏病。但检查晨尿就要准确得多,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只要晚饭后饮水适量,次晨的第一次小便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有肾脏病,但确诊仍有赖于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也就是说,尿蛋白高了,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您肾脏已经受损,发生了炎症反应。
2、尿蛋白多少与肾炎严重程度无关
肾脏病终末阶段,肾小球硬化,功能肾单位丢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时蛋白尿反而减少。临床上有些类型肾炎仅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而无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可减少。因此不能单纯以尿蛋白量多量少来衡量肾炎的轻重,而一定要结合临床作全面的评价。尿蛋白量与肾脏病理改变之轻重不完全一致,如微小病变肾病,临床呈大量蛋白尿而病理光镜下正常,免疫荧光阴性,仅电镜下显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对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佳。
3、肾病综合征严重吗
肾病综合症是因肾脏损伤导致蛋白质随着尿液流失,由于蛋白质的长期流失,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出现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血栓的形成、感染等。而且,肾病综合症具有反复性。所以,其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若能根据病人的病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注意卫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控制饮食,疾病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易患肾病的人群
1、一般容易反复感染的人容易得肾病。
容易反复感染者:我国肾脏病最常见原因是感染,肾炎常在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肠炎之后发病,这些病人应特别注意肾脏病表现;反复尿路感染可引起肾衰;
2、患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得肾病。
糖尿病:糖尿病正逐渐演变成为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微量蛋白尿;
3、有肥胖、动脉硬化的人也容易得肾病。
肥胖、动脉硬化者: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也易并发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病变,除了检测微量蛋白尿,还应注意小管功能,如测定尿液渗透压等;
4、一般长期服药治疗的人容易得肾病。
长期服药治疗者:氨基甙类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利水药等很容易引起肾脏损害,应控制其剂量和疗程;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如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已、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细辛等可引起严重肾脏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
5、有遗传家族病史的人也较容易得肾病。
遗传家族病史者:肾病可以遗传,经常有家族聚集现象,如多囊肾。
图片源于网络,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