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除了极少数的特殊阶层,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看病难:挂号难、看病贵,还治不好。
人们将这些问题一股脑推给了医生,在口诛笔伐之下,医生从“白衣天使”变成了“白衣屠夫”。
是医生的错吗?
一说起这个事儿,医生们就一肚子委屈,感觉分分钟都能上演六月飞雪。
先说说挂号难。医院了,医院人满为患,挂个号得好几个小时,有些专家号甚至排到半年以后。医院呢?医生闲得都可以打苍蝇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就算是感冒,人们都愿意往医院挤,能不人满为患吗?
再说说看病贵。你以为这价格是医生定的吗?那可真是冤枉医生了。
罪魁祸首就是他,前发改委司长刘振秋,现在已经被双规了。
他让中国药价虚高几十倍;通过政府招标,让药厂被迫涨价;让药品回扣玷污了医生的白大褂;让过度用药成了住院致死的一大原因;让医院管理扭曲,成了患者的地狱……
那些说“看病贵都怪医生”的人,你们想想,房价高能怪建筑工人吗?
再说说治不好。在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病情还是那个样子,于是患者就急了。实际上,按照目前的医疗手段,很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最多就是在维持,能够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就算不错了。
当然,每个医生的理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患者自行鉴别了。
是医院的错吗?
有人说,不是医生的错,医院的错呗!
医院可不希望大家挂不上号,但问题是,现在的医院连社区门诊的活儿都给干了,搞得医院都快撑死了,医院都快饿死了,这是体制的问题,医院的问题。
价格也医院说了算,自有制定的人,具体是谁制定的价格,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人说,医院明明知道治不好,还要不停地用药,不就是想多挣钱吗?
说这话的人,一定不了解行情。
对于病危的患者,医院是一定要下病危通知书的,会向家属详细说明后果。如果不治疗,家属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如果治疗,又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医院是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
到底是谁的错?
先说看病难的问题:
①我国实行三级等级体系,按照当初的设想,应该是生病之后先由社区门诊进行诊断和初步治疗,然后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医院汇报,医院进行接收。
但现实呢?就连普通的感冒,人们都往医院挤,一个门诊大夫,一天要看几十上百个患者,连喝水、上厕所的世界都没有,每个患者最多看三五分钟,能看出什么?
②医院门可罗雀,医生几乎活不下去,大医院又进不去,生存都成问题,导致医生越来越少,看病能不难吗?
③现在伤医时间层出不穷,优秀的中学生已经不考医学院了,还有一部分优秀的医学生在考虑出国,医生不仅数量下降,质量也在下降,看病能不难吗?
再说看病贵的问题: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亿元,年均增幅24.4%。但是政府海量的资金投入并没有降低老百姓的就医负担,而是流进了药厂、医药代表的腰包。
根据卫计委的统计,五年新医改,各级政府投入达到我国卫生总费用从年的.4亿元上升到年的.84亿元,增加了.4亿元,较年上涨了91.44%。政府巨额投入的结果是事与愿违,让老百姓看病更贵更难,不但多花了钱,还丢了命。
有关部门将药品定价权置于自己玩弄的股掌之中,肆意妄为,有人“做工作”的品种,审定的价格可以虚高得离谱,没有人“做工作”的品种,审定的价格可以低得无法生产。
比如如葡醛酸钠注射液价格虚高%,而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作为临床急救用药,医生不可能不用,生产的厂家很多,没有人去价格司做工作,尽管该药品的生产成本早已突破元/瓶(10g*50ml),但发改委的最高限价却一直维系在元,导致患者不得不到药店去花医院。
最后说说治不好的问题:
医疗水平的进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①医院出钱,但这些钱是用来盖楼、买设备的,医护人员的工资并不从这里出,而是需要自己搞创收。
②教育部每年培养大批医学生,但卫生部只给很少一部分医生执照,就业前景的黯淡,使得优秀学生不愿意选择从医。
③全球知名的医药公司、设备公司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影子,中国每年数百亿的研发经费都研发了些什么东西?
④三聚氰胺、地沟油、镉大米、雾霾……医疗进步远远赶不上致病因素的增加,政府在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⑤公共健康教育几乎是零,就连中央电视台都在狂播“冬虫夏草含着吃”之类的广告,人们对健康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过度医疗中有一半的原因是患者或家属的逼迫。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