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常见药物,对于很多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此外,还有很多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被医生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为什么没有心血管疾病也要服用阿司匹林?究竟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治疗哪些疾病?
.阿司匹林能治疗哪些疾病?
阿司匹林最早是被用于解热、止痛和抗炎,抗炎主要针对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只是后期人们发现,阿司匹林用于解热、止痛、抗炎的剂量相对来说较大,一般毫克以上,才有止痛的作用,要想达到治疗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用量可能需要达到克、2克,但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很强。
如果年龄偏小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来治疗病毒性感染造成的发热,可能会出现瑞夷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儿童出现持续呕吐、恶心、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临床中,更多使用的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同时对儿童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制。
最近几十年,人们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很好的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风险,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中风等,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2.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目前没有冠心病或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但具备了若干危险因素的患者,若医生评估该患者未来十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大于0%,就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具体来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有以下7条,一般认为这7条因素中,符合3条,可能就需要阿司匹林的治疗。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
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有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患者一定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
谨慎:阿司匹林有五大副作用说到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胃肠道反应
口服阿司匹林会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引起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可能出现便秘。大剂量阿司匹林会引起糜烂性胃炎、溃疡和出血等。有统计指出,如果每日服用4~6克阿司匹林,就约有70%的服药者会每日出血3~0ml。另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狭窄。
2、肝损害
少数人在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之后会出现肝损害,表现是黄疸、肝细胞坏死、转氨酶升高等。这多见于用阿司匹林风湿病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的青年,这些肝损害可在停药之后恢复。阿司匹林导致肝损害的情况比较少见,且多出现在大剂量服用时。
3、肾损害
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和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引起的肾损伤通常可在停药后恢复。
4、血液系统的毒性
阿司匹林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缺失等,可引发用药者全身瘙痒、鼻出血、牙龈出血,或者全身紫癜。不过,这种毒性影响的发生率不高。
5、急性中毒
长期服用或者一次服用大量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可使血药浓度达到40~μg/ml以上,症状是头痛、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腹痛、出汗、血管扩张、脱水、呼吸急促、心跳过快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精神错乱、发狂、高热、肺水肿、酸碱平衡失调、虚脱等,危及生命。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肺损害、升高胰岛素、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延缓创伤的愈合、味觉改变、水杨酸反应等问题。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
年最新抑郁症测试30题,都来测试一下自己吧
自测达到73分以上,是重度抑郁症!感觉自己抑郁的,来测试一下吧
常吃奥氮平,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