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精术
继承
创新
近来小儿多感冒肺炎,并且很不易痊愈。据《温病条辨》诸条文中分别提及:“冬温初起,头痛无汗,恶寒发热,口渴鼻干,脉数”“冬温汗后,不恶寒反恶热,烦闷口渴,舌赤苔黄,呛咳胁痛”等。这些条文中提及的头痛、发热、口渴、脉数、咳嗽等也是最近肺炎和重感冒的宝宝中普遍存在的症状。
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伤风感冒,也不是什么着凉。中医属于温病范畴,因季节特点,故名冬温。现代医学角度看,重度感冒除病毒感染外,多数还合并了细菌性感染,而肺炎则更直接,本身就是细菌性感染。这种情况无论中医发汗解表,还是用所谓抗病毒的方法都是不够或无益的。
《黄帝内经》有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六因条辨·冬温温毒辨论》中则记载道:“其症之由,皆因冬令温燠,阳失潜藏,甚至冰霜不见……”(其大意是,冬季是精气闭藏的季节,如果精气不能闭藏,春季就会生温热病。而冬温这个病是因为冬季温暖异常,导致阳气潜藏不利,天地之气有开无合。冬季应寒而反温,致人精气闭藏不利,正气损失,则人体容易感邪而生病)也就是说,冬天正常的气候应该是寒冷的,人体也会随之做相应的调整。上文中提到的是因自然界的气候寒温失常而引起冬温。但在现代社会,还会有人为的原因造成冬温的发病。比如室内暖气温度太高,或者家长溺爱孩子,担心宝宝会着凉感冒而穿衣过厚,过度保暖,都会造成精气闭藏不利,当藏不藏。既然已经明确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冬季当寒不寒,当藏不藏,那么我们就要首先从这些原因入手进行预防。
还是那句老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保护好宝宝的脾胃,不使脾胃负担过大。这里的“三分饥”可理解为不暴食暴饮,不吃撑,饮食有节制,太喜欢吃的少吃点,不喜欢吃的增加点。脾胃一伤,则不能生肺金,痰湿则盛。脾胃积滞,也会化热而导致发烧。而我院中医特色疗法——小儿推拿针对孩子的脾胃虚弱及挑食问题,疗效显著,而且广受孩子的喜爱。
而这里的“三分寒”的另一层意思显然是“七分暖”,只是忌过度保暖。不少宝宝家长生怕孩子着凉,穿的非常厚,一个个小脸蛋都像紫红的苹果一样,这是不对的。我们判断宝宝穿着是否合适的简单方法是,将手伸进宝宝后背,如没有出汗,衣服宽松情况下宝宝四肢温暖,宝宝本人又不说冷即可。
一旦宝宝患上重感冒,或者肺炎。请务必正规治疗,不轻信、轻试任何药物及方法。尤其是肺炎,发病快,症状重,治疗不当极易引起生命危险。
在治疗这些疾病上,无论中医西医,都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及经验。但肺炎非普通呼吸道感染,感染面积较扁桃体炎要大,病情更重,所以治疗上一定会有一个逐渐痊愈的过程。不要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宝宝三四天还未退热即轻易放弃治疗,你可以将你的担心跟宝宝的主治医生当面沟通后再做决定。
不过,在总体治疗效果及愈后身体健康状况上,正确的中医治疗则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中医的治疗不仅是抗感染,同时还顾护了宝宝的脾胃、正气。
供稿-付永雪
厚德精术继承创新
长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