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视的特殊类型的小儿肺炎
腺病毒肺炎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感染人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在儿童阶段,还是以病毒性感染更为常见。包括我们大家熟悉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全都是病毒惹的祸。
进入年,本就忙碌不堪的儿科医生们似乎更没时间了,因为今年,他们面对着一个“武功高强”的病毒的挑战-腺病毒。我们先来看两个病例。
病例一咽结合膜热
5岁的贝贝(化名)是前3天半夜突然间发高烧,第二天吃不下东西,直叫喉咙痛。家人给贝贝吃了几天退烧药,这不,体温刚稳定些,但贝贝的眼睛又出现了异样,红红的全是血丝。难受的贝贝不停拿手擦眼睛,着急的医院,眼科医师详细检查了贝贝的眼睛,发现上眼皮起了很多有一点一点的小泡。“这是滤泡性结膜炎,您家小朋友这是咽结合膜热,跟孩子的感冒关系很大呢。”医生说道。他随后给文文开了些眼药水,并让孩子继续治疗感冒。经过一周的治疗,贝贝恢复了正常。
病例二腺病毒肺炎
2岁的卡卡(化名)2周前出现急性发热,咳嗽,妈妈并没有在意,在诊所治疗5天后仍然反复高热,这下妈妈慌了神,医院一检查,双肺CT可见大片状实变阴影,医生考虑“重症肺炎”,但是所有的检查显示,并没有明显细菌感染的证据。连续消炎、平喘治疗6天后,卡卡的情况越来越糟,复查双肺CT提示病情仍然进展,并且卡卡出现了明显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的缺氧症状,医生和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给予及时呼吸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抗炎等治疗,总算保住了生命。
大家看上面这两例病例,一例给予对症处理,一周就好了,另外一例虽然早期并没有积极处理,可是发现双肺“大片实变阴影”后就给予及时充分的治疗,但是仍然没能改变病情加重的趋势,最终经过抢救才保住生命。
这两个病之间有联系吗?
通过今天这堂科普,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两个病是有联系的。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类病毒引起的,这个病毒就是腺病毒。
人腺病毒(HumanAdenovirus,HAdV)/以下简称“腺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他并不是今年才有的,往年也有陆续小流行。自年发现并报道第一例HAdV以来,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HAdV暴发或流行的报道,我国也曾出现HAdV的暴发流行。由此类病毒引起的儿童肺炎约占3%~5%,特别是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引起的肺炎有1/3发展为重症肺炎,约占重症肺炎的19.3%,病死率、致残率高,值得引起医生以及家长们的重视。
什么是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群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目前已发现90多种型别,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腺病毒分为A~G7个组,90多个型别,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HAdV主要有B组(3,7,11,14,16,21,50,55型等),C组(1,2,5,6型等)和E组(4型)。
腺病毒可在干燥环境下保持传染性达数周时间,因其为无包膜病毒,故对多种消毒剂具有抵抗力,85%~95%酒精消毒2分钟及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分钟可使其失去活性。
腺病毒何时流行?
HAdV在全球普遍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国北方以冬春季节多见,南方以春夏季节常见。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黏膜接触、粪-口途径等方式传播。
2O世纪50-7O年代我国北方地区曾经发生儿童HAdV肺炎大流行。如年冬季,我国北京和长春市的6个月至2岁的儿童中暴发了由HADV3型和7型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其病死率达16.6%~33.3%。
腺病毒感染潜伏期多为2~21d,平均为3-8天,具体时间因感染型别及传播途径而不同。拥挤的环境、不良的卫生习惯更易引起儿童之间的感染流行。
腺病毒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与体征:
正像前面说的一样,HAdV引起的感染大多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但与此同时,其引起的重症肺炎病死率致残率也是很高的。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有没有可能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呢?宝爸宝妈们可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