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经常有肾病病人到找中医专家补肾调理,似乎患者一得了和肾脏有关的疾病,马上就联想到自己肾虚、肾亏等等,需要补益治疗。那么西医的肾病患者就必然是中医的肾虚证患者吗?答案是否定的!
肾虚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概括,基本可以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这么几种基本分型。当肾阴、肾阳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
而肾阳偏衰则为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所以,“肾虚”不仅仅表现为性功能方面的改变,还包含着全身机能的一系列变化。
而西医讲的肾就是老百姓俗语说的“腰子”,和输尿管、膀胱、尿道一起构成了“泌尿系统”。
专门负责水液的调节和排泄、清除毒素。肾脏病变是指肾脏本身因为自身或者是外来的病理原因导致局部脏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改变,进而导致肾脏的生理机能失常所导致的病理变化,根据病变部位、病理性质、病变原因的不同也分为很多具体的病种。
简单理解,中医肾虚的范围比较宽泛,中医把肾脏的生理功能概括为“肾主水、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生殖”,且“双肾开窍于耳”,所以凡是与身体水液输布失常、精气不能收藏、肺部喘息不能纳气、生殖机能紊乱、耳鸣耳聋有关的都与中医的“肾”有关,当然也不一定就是“虚”,也有“实证”的病理改变,需要细细分辨,所以临床上中医认为肾虚证者并一定得的就是西医说的肾脏病;
而西医说的肾脏病变初期也可无中医肾虚证的表现,可以表现为脾虚、气滞血瘀、中气不足等等不同证候表现,但到了疾病的终末期往往多少都会有肾虚表现。
所以是不是属于肾虚,或者说是不是得了肾脏病,有疑问还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请专业的医生帮忙,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判断以确定病情。
(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