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受季节变化影响,小儿呼吸科内哮喘发作患儿逐渐增多。随着对哮喘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二手烟、动物毛发、家族过敏史等十余种因素皆为儿童哮喘易感因素1。这些因素已经让家长和医生头痛不止,然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除了是过敏性鼻炎和喘息的风险因素,孩子出生时身长短(40cm)也是易患哮喘的风险因素之一(图1)2。
图1.患儿出生时身长与哮喘发生可能性关系
儿童哮喘风险因素的存在使得儿童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仅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相关因素就使得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从-5.76%(95%CI:-7.74%,-3.79%)变为27.4%(95%CI:16.6%,38.3%)2,多项调查也显示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发病率居高不下,其控制情况如何?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是否有所突破?对确诊患儿又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儿童哮喘管理策略以提高控制率呢?
我国儿童哮喘防控形势严峻
发病率居高不下,控制现状并不乐观
哮喘是儿科领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3次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年内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以每10年增加50%以上的速度持续上升3。最新中国哮喘监测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6%(95%CI:2.1%~3.1%),其中男童为3.2%,女童为1.9%(图2)1。
图2.-年中国哮喘监测地区0-14岁
儿童青少年哮喘患病率(%)
总体来看,年后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哮喘防治工作的开展有关。然而,哮喘的控制现状仍令人担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年的流调显示:哮喘患儿在最近一年内仍有喘息发作的比例高达61.4%,有87.7%的患儿一年喘息发作1~5次,对于最严重的一次喘息,51.1%患儿表现为中度,22.8%患儿达到重度4,儿童哮喘控制仍是临床重大难题。
年幼儿童哮喘诊断难点重重
有待探索适合临床使用的诊断标准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表1)5。
表1.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对哮喘诊断标准5
年幼儿童(6岁以下)是哮喘的高危人群6,由于年幼儿童喘息表型多样、肺功能检查实施困难等原因,年幼儿哮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GINA指南作为国际公认的哮喘诊治及管理指南,持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