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医院儿科出现很多小儿患者
是谁让这么多孩子上吐下泻
又是谁让宝宝病怏怏
真相只有一个!
凶手至少两个!
病毒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
上一期
新会妇幼保健院
儿科主任方文
解读了流感的预防知识
冬季流感就来袭,
如何预防?患病了如何护理?
儿科专家告诉你……
(点击文字阅读)
接着
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凶手”
病毒性腹泻
我们请来了
新会妇幼保健院
儿童健康中心主任王明义
来解读病毒性腹泻的预防知识
急性肠胃炎
急性胃肠炎(acutegastroenteritis)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它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急诊儿科患儿的16%。
急性肠胃炎怎么引起的?
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
吃了不干净、过期、生冷的食物。
感冒着凉后肠道蠕动增快
胃肠炎在这个冬季,怎么就流行起来了呢?
一、近期的“头条君”——诺如病毒
一到冬季,诺如病毒会在各地的幼托机构、学校等有小规模的集中爆发。
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起病急,传播快,爆发多,临床上以呕吐、腹泻、低程度的发热、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在儿童以呕吐多见,且该病常在冬季流行,故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二、老牌“明星”——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多在秋冬季流行,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泻、低程度的发热、腹痛等,其中又以腹泻最为突出,可表现为水样便、蛋花样便,腹泻次数可多达每天10余次甚至20余次,严重的病例甚至可因脱水而导致死亡。
三、挥之不去,随时归来——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发热时可伴有寒战,而腹泻症状也较为复杂,依菌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可以引起粘液脓血便,有的可以引起水样泻,大便往往带有腥臭味。
四、家长们容易忽略的——吃太多了
吃得太多、吃得太杂,也是引起儿童吐泻的一个常见原因之一。儿童吃太多引起消化不良,也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不伴有发热,呕吐物或粪便往往带有酸腐臭味,而且孩子的不适感会在呕吐或腹泻后得到缓解。
.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健康中心主任王明义表示,急性肠胃炎有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严重者发生脱水、钠、钾、钙等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糖、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如病情出现加重、变化,及时就医。
王明义主任强调,小于6个月的急性胃肠炎的小婴儿,需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和考虑其他原因。对于只有呕吐症状的孩子,其他诊断也需要考虑,尤其是出现血性或胆汁性呕吐物、剧烈腹痛或有中毒症状时。
急性胃肠炎的常规护理可能并不适合于有重大并存病、免疫缺陷或慢性病。如果异常的体格检查结果发现或怀疑电解质或代谢失衡,那么就不应按照常规护理。有中毒症状的病人,应注意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败血症)和严重脱水的可能,应予以稳定病情并转送去住院治疗。
怎么预防急性肠胃炎?
王明义主任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平时的习惯,预防急性肠胃炎。
1.父母和儿童用肥皂洗手(尤其在换尿布后),以及确保进食的食物、饮用水干净。
2.换尿布的地方应与食物准备区分开。换下的尿布应该直接就地处理,并放入密闭的袋子中。对更换尿布的区域应使用清洁液;合理的选择是在喷雾瓶中准备好的的稀释的家用漂白剂或70%酒精(针对轮状病毒)。
3.孩子的喂养,八分饱为宜。在孩子舌苔厚、口气重、大便异常时,更需要注意饮食喂养。
4.小孩活泼好动是天性,他们会出于好奇而把一些东西直接放进嘴里。如果照看不周,可能把一些脏东西吃进肚子。
5.及时隔离病号。如果孩子出现大于1次的吐泻症状,应当提高警惕,对吐泻物及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让孩子在家中休息观察,如病情出现加重、变化,及时就医。
部分急性胃肠炎是可以在家中观察护理的。避免油腻食物,给予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粥,人工喂养的患儿奶粉应较正常量减少约1/4-1/3,或者更换为腹泻奶粉,而母乳喂养的患儿应当继续母乳喂养。
急性胃肠炎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脱水,因此有呕吐腹泻的应当补充充足的水分,轻症胃肠炎及轻度脱水患儿可以给予米汤水加少量食盐,或者白开水加少量食盐及葡萄糖。
谨慎使用止呕、止泻、止痛药物,有可能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判断。
儿科专家介绍
王明义
职务:儿童健康中心主任
职称: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儿科专业医学硕士,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从事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年,对儿科疑难病能作正确的分析,多次成功抢救感染性休克、DIC、ARDS、溺水、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病人。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哮喘)、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川崎病)、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专家出诊地点:儿科门诊4号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