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都担心透析对身体的伤害大,但是不透析,毒素累积在体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
透析是机器替代人体肾脏工作的一种替代疗法,一周3次,每次4小时左右,一星期就是12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的透析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体自身的肾脏。哪怕一周七天都透析,每天4小时,也距离自身的肾脏每天24小时不停工作相差甚远。
肾脏除了排泄体内代谢废物,“掌控”人体水平衡,维持体内钠、钾、钙、磷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之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等。
因此,透析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贫血、高血磷、高PTH等,并非是透析治疗造成的,而是因为肾脏功能的衰竭所引起的。所以,还需要药物和饮食来控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肾病患者的低盐饮食。
为何要低盐饮食
1
盐与高血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盐。可增强淀粉酶活性,从而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高血压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
2
盐与肾脏
食盐摄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若干研究报告指出,钠盐摄入可以引起肾小球高滤过使肾小囊内压升高。推测与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收缩,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交感神经兴奋,或者多巴胺、激肽释放妹原、一氧化氮等扩血管物质的缺乏有关。还有研究报道高盐可引起蛋白尿。一些动物实验还证明,高钠饮食可导致肾脏纤维化。
3
盐与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这4种疾病人类只要具备任何3个或全部,即可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专家认为,为了降低糖尿病并发中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糖尿病患者也应减少盐分的摄取。
4
盐与我们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体对流感的易感性与食盐摄入量有关。
高浓度钠盐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这种渗透作用不仅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样也可影响人体细胞的防御功能。摄入食盐过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存在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脚”更安全了;另一方面因为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被抑制,大大减弱或丧失了包括分泌干扰素在内的抗病能力,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细胞表面黏液多糖类发生作用而侵入细胞内,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细菌亦会“趁虚而入”,所以往往可同时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专家认为,“受寒”并不是引起流感流行的根本原因,个体的抵抗力对于是否感染流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盐饮食严重降低人体细胞的防御功能,从而抗御流感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专家建议,为了减少感染流感的几率,要大力提倡低盐饮食,以增强人体自身对流感的抵抗能力。
何种肾脏病要低盐饮食
肾病患者的低盐生活
肾脏病要低盐饮食,这已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但也不一定都要如此,有些肾脏病不必顾忌盐。肾小球病变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排出水和钠等减少。机体水和钠蓄积以致出现尿少、水肿、高血压等,这时须低钠甚至忌盐。
小儿肾管病变、肾盂、肾炎和间质性肾炎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而保留水和钠等减少,人体排除水和钠增多以致出现多尿、失水、低钠、低血压等,这时不仅无需忌盐,还要增加水和钠的摄入,以便补充从尿中丢失的水和钠从而维持体内水啊钠的平衡。
肾脏病患者是否要限制钠盐的摄入要视其病情而定,肾脏病患者合并浮肿、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时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限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体内钠盐过多而导致水潴留,使浮肿加重,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大,高血压难以控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限钠
对少尿、浮肿和高血压不明显者,不必严格限盐,一般每日可供给食盐4克.但如有严重浮肿、高血压,则应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引起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脑病。一般此种情况钠盐的摄入量每日控制在-mg。如病情介于两者之间,钠盐的摄入量每日可控制在-mg.急性肾小球审验的恢复期还应采取低盐饮食,每日1-3g,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肾病综合症的限钠
肾病综合症多有浮肿。一般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mg左右。如有高度浮肿,合并浆膜腔积液可予以无盐或低钠饮食。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较难处理,因为肾病综合症水肿的起始原因是低蛋白血症,饮食中应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限制饮食会引起不少病人因饮食无味而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而且有些肾病综合症的病人浮肿难消,长期限钠不易接受。因此,肾病综合症的限钠病人能耐受且不影响食欲为佳。浮肿消退,病情稳定,血浆蛋白正常后,可予普通饮食。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限钠
根据患者有无水肿、高血压及其程度决定钠盐的摄入量,一般以低盐为宜,若水肿明显,血压增高甚至合并心衰等,则应严格限盐,可予以无盐或低钠饮食。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限钠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应严格控制水和钠的摄入量。体液应“量出为入”,钠的摄入亦不应超过丢失的量。要监测血钠,发现血钠降低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由于入液量过多而导致的稀释性血症。若是,应严格限水,如无效可以通过透析脱水而不应盲目补钠,若确为缺钠性低钠血症,应根据血钠水平适当补充氯化钠,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补充碳酸氢钠。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