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一前后,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然而对于疱疹性咽颊炎,许多家长就有些陌生了。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新的病种,每年夏秋季节,多发在3~5岁的幼儿。和手足口病一样,也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
该病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发热(常在38℃以上),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腹痛和四肢肌痛。婴儿常发生呕吐,高热时可发生惊厥。
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等,但不见于齿龈及颊粘膜。2~3日后红晕扩大,疱疹破溃变为数个黄色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其他部位不出疱疹。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均在4~6日后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二、预防及护理
目前没有针对这类疾病的疫苗,所以重在预防和护理。
1.预防
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2.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宝宝在一周内会自愈。因此,孩子得病后,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慌张。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表现是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能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可吃点退烧药。
若孩子持续高烧,应防止高温惊厥和出现并发症。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症状,如高烧持续1~2天以上不退,精神非常差,昏睡,持续呕吐、头痛、无力或者呼吸、心跳加快等情况,就要尽快送诊就医。
孩子烧退了之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又痛,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这个时候,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作用,还能把创面冲刷干净,也可以给孩子喝鲜榨果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附:
艾灸调理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取穴方法
取穴:大椎、天突、人迎、合谷、曲池、照海。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穴灸30~40分钟
分享给需要的人,
传递健康,也是一种美德。
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艾益生全家人的保健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