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肾病疗效好不好,如何判断除了自我感受之外,还要看些相关

周逊肾内科主任

有些肾病患者总说治疗效果不好,而有些肾病患者总说治疗效果不错。不要以为只有尿蛋白转阴了才算作是疗效好,也不要以为血肌酐还没有降到正常就算作是疗效差,甚至都不能以水肿的轻重或消退作为判断肾病疗效的依据。从远期来看,生活质量好与预期寿命长就可算作是疗效好。但是,以那么长的“远期”来作判断,肾病患者可能并不能感受得到。因此,得先从“近期”看疗效,即目前情况更容易看得见与摸得着。一般来说,患者常常会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我感受作比较,若治疗后的自我感受明显好于治疗前,就可以认为“疗效好”,否则被认为“疗效差”。

然而,自我感受只是判断疗效的一个方面,还必须结合各项指标及相关化验检查。或者说,判断肾病疗效好不好?除了自我感受之外,还要看如下这六项指标。

1.每日尿量

存在尿量减少的肾病综合征,处于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以及少尿型急性肾衰竭等很多肾病疾病,治疗前患者的每日24小时尿量往往会明显减少,甚至少到“少尿”(即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无尿”(即24小时尿量少于ml)程度,经积极治疗后,若患者每日24小时尿量逐渐增多,且达到0ml以上,并恢复到每日-ml左右,就可以判断肾病好转了,就算其它相关指标还没有明显改善,也能够说明病情在好转。

2.血压情况

血压与肾脏的关键也非常密切,高血压与肾病往往是相互关联着的,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长期高血压会继发肾脏损害;另一方面,慢性肾脏病也会并发肾性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又会反过来加重肾脏损害,继而高血压与肾病形成恶性循环。而降压治疗也是肾病患者的基础治疗,若能将血压降下来并控制达标,就可以让肾病快点好起来。因此,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就成为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原来高血压降了下来,则说明肾病患者的疗效好,否则为疗效差。

3.尿中蛋白

以尿蛋白升高为突出表现的各种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等,患者尿中蛋白大多是比较高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克),甚至达到大量蛋白尿水平(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这类肾病患者的治疗目标就是应该将尿蛋白降下来,只要是治疗后尿蛋白降了下来,就说明疗效好,否则就是疗效差。判断尿蛋白是否降了下来,并不是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号,而是进一步化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才是判断尿蛋白是否下降的金标准,也是判断肾病疗效的重要依据。

4.血浆蛋白

部分肾病患者治疗前的血浆白蛋白往往是低的,见于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也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的营养不良或慢性肾脏病合并有肝脏疾病(比如肝硬化等)。血浆白蛋白严重低下的肾病患者,还会同时伴有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及尿量减少。这就需要积极治疗,若治疗后血浆白蛋白逐渐恢复,则可判断病情好转,即疗效尚可,否则为疗效差。

5.血清肌酐

血清肌酐的正常与否是反应肾功能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肌酐高了,可以是急性肾损伤,也可以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只要不是过度忌口(如严格素食)或使用特殊药物(如服用羟苯磺酸钙),而是选择其它治疗,若患者的血肌酐降了,则说明病情好转,即疗效好。但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来说,经规范治疗后,若患者的血肌酐并没有下降,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也被认作是疗效好或疗效尚可。这是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会逐渐进展的疾病,也就是说,若不治疗或治疗不当,则患者的血肌酐是会逐渐上升的,而血肌酐不上升甚至下降,当然就是有效的。

6.肾小球滤过率

有些肾病患者仅仅以血清肌酐判断肾功能是不够的或不准确的,还需要对患者估算或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肌酐清除率(CCr)。对于那些可以逆转的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可以血清肌酐及其它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及胱抑素C等)作出判断;对于不能逆转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不能仅以血清肌酐来判断肾功能,而应该同时估算或检测GFR或CCr。一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治疗后,若GFR或CCr长期保持稳定或下降不明显,就算作是疗效好或疗效尚可,若GFR或CCr还能有所上升,则疗效非常好。

总而言之,要想判断肾病的治疗效果,不能仅凭某一项化验检查,而应该综合考虑自我感受与包括尿量、血压、尿蛋白、血蛋白、血肌酐及GFR或CCr等多个指标,这样才能对肾病疗效作出准确判断。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ks/11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