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高发。目前,贵州正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
专家介绍,不良的卫生习惯容易导致感染手足口病。1到5岁小孩的发病率最高,占患儿总数的95%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到处玩、到处摸,手摸过不干净东西后揉眼睛、揉鼻子、吃手,就容易把病毒带到体内。
贵阳市中医一附院的儿科主治医师谭薇告诉多彩妹,5月以来,前来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明显增多。她提醒家长们:千万要注意辨别娃娃们的症状,及时诊断治疗!手足口病说小可小,但一旦重症可能导致宝宝生命危险!虽然手足口病经常被提及,
但许多家长还不清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该如何预防?
多彩妹告诉你!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喉咙疼痛,让孩子产生厌食表现。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误以为是普通厌食,不予重视,往往耽误了病情。另外,手、足、臀部的红疹可能会让家长误以为是热痱子,要将这些表现区分开来其实很简单:热痱子会导致瘙痒,而手足口病产生的红疹不带有瘙痒症状。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3岁以下发病率高。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方式主要有: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预防手足口病,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手足口病高发期,
家长们一定要牢记这些症状和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娃娃有严重症状,及时诊断治疗!
多彩贵州网记者:安轶伦
多彩贵州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