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许爷爷来学校接住校一周的宝贝孙子,见到孩子发现“长胖了”不少!手鼓鼓的,腿粗粗的,脸也变得圆嘟嘟,细心的爷爷发现孩子的气色不佳,乏力倦怠,吃饭也不如以往香、没有平时多。最重要的是,孩子尿尿的次数少了,尿液也变成了深黄色。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翟主任经过详细询问病情及系列查体,发现竟然是孩子的肾脏出了问题!而所谓的“胖”,实际是肿了!
图
宝宝面部
孩子患了肾病综合征,并且出现了腹水,胸水!经过住院治疗2周,现在孩子水肿消退,尿蛋白转阴,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胸水、腹水消失。家人对我院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与优质服务给予了肯定,特意送来了一封感谢信。
肾病小知识
小儿肾病
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占儿童住院数第二位,多发于3-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病因不详,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
儿童肾衰
是最常见的儿童肾病的并发症,也是儿童肾病的危害中及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儿童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骨病,代谢紊乱,心血管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影响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肾病有什么表现呢?
全身浮肿、开始见于眼睑及颜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的可有胸腔、腹腔积液及阴囊、阴茎、阴唇水肿,多为可凹性。、血压正常或增高,可有尿少或血尿。家长若发现宝宝出现以上现象,医院就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由于肾脏疾病患儿容易因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反复发烧等现象,不少家长会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而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其实,尿常规是检测宝宝是否出现肾脏异常最直接的方法,所以当宝宝反复发烧时,千万别忘了做个尿常规检测哦。
保护儿童肾脏,
应从孩子日常生活做起!
1
早期筛查
通过早期筛查和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肾病,可以预防并延缓疾病进展。儿童慢性肾脏病两阶段双项筛查模式,即尿液筛查+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以及三级网络化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防治儿童肾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尿液
儿童常规进行尿液检查,与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部分肾脏疾病起病很隐匿,孩子常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但可通过常规的尿筛查早期发现,因此建议孩子每年进行1-2次的尿检查。
3
重视“感冒”“扁桃体炎”的防治
感冒、扁桃体炎是孩子的常见多发病,在患这些小病后1-3周内可以引发“肾炎”,家长应该重视预防这些“小病”,注意查尿,并积极控制扁桃体炎。
4
不可小瞧“皮肤病”对肾脏的损害
皮肤脓庖疮、疖肿这种被人们称之为小病的皮肤病,常在2-4周内可以导致肾炎,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过敏性紫癜,这种常被误认为血液病、皮肤病的疾病,可以导致肾脏严重的损害,在发病的半年内及以后要注意查尿。
5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