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需要分区动态管理
为了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和家庭自我管理缺失的状态,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哮喘行动计划面世了。哮喘行动计划应用3个区带描述哮喘的控制水平,采用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绿色、黄色和红色,分别提示在不同情况下需要应用的药物和采取的行动,最终实现对哮喘病情的三色分区动态管理。哮喘患儿的“绿黄红”三色分区动态管理是发达国家哮喘行动计划采取的通用方案。该方案是根据患儿症状轻重程度,将患儿哮喘控制状态依次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具体的评判指标,包括用药调整、是否需要尽快就医等应对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儿家长准确掌握孩子病情,及时发现“黄色警告”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红色危险”。发现“黄色警告”及时采取措施
一、哮喘症状加重的识别
首先,以症状判断病情更容易识别哮喘恶化,能够显著降低急诊风险。其次对于峰流速的检测也是识别手段中很重要的方法。二、采取的措施
1.5岁以下患儿的治疗措施(1)吸入型速效β2激动剂(SABA)在家中吸入SANA,1小时内进行评估(2喷/次,每间隔20分钟喷一次,共喷三次)。
如果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加重、嗜睡,对最初的治疗无效或进一步加重,尤其是<1岁的婴儿,需紧急就医。
如果SANA的使用频率超过每3小时一次,此种情况超过24小时,则需就医。
如果前2小时内SANA需要6喷以上才能改善症状或24小时内没有恢复,需立即就医。
(2)口服激素家长开始应用口服激素的推荐证据级别很低,需遵医嘱执行。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在上呼吸道感染开始时,或第一个哮喘症状出现时,即开始应用LTRA(7~20天),能够减轻症状。
2.6岁以上患儿的治疗措施(1)控制药物对于接受吸入激素治疗者,如果出现症状加重,通常需要增加维持治疗的剂量(例如,正常活动后出现哮喘症状,或PEF下降>20%超过2天)。
小年龄儿童(4~11岁)喘息发作时,应用较高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助于防止进展为重度发作。
(2)SABA症状加重时,反复应用SABA,可以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直到加重原因解除或增加的控制药物起效。
如果需要反复应用SABA超过1~2天,则需要重新检查控制治疗的情况。
(3)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既是缓解药物,也是控制药物。
(4)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对于青少年通常是短程OCS,应用于增加剂量的缓解和控制药物2~3天无效时;症状迅速恶化或肺功能PEF<60%个人最佳值或预计值;既往有过突然重度哮喘发作病史者。
对于6~11岁儿童,建议使用OCS1~2mg/kg/d,最大剂量40mg/d,3~5天。
三、治疗时间
一项成人的研究显示,从症状开始到症状最重的时间,平均需要5.1天,从症状最重到症状恢复平均需要6.2天。在PACT研究中,哮喘儿童峰流速在激素治疗后14天,才能恢复到哮喘发作前的水平。因此,黄区的治疗最好持续2周,以确保完全恢复。学会自我管理很重要
儿童哮喘管理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生命全周期自我管理的理念。通过使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进行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可有效减少患儿急诊就医次数,减轻患儿的急性哮喘发作严重度,防止哮喘恶化,降低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提高哮喘控制率。END
整理自华润健康乡村第53期
编排:李璞
审校:瑞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