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宝妈们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发现宝宝空腔内起水疱,须及时就医,同时,保证宝宝的充足休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粪-口或呼吸道传染最为常见,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也可造成感染。
病因: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
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并引发疾病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物品或与隐形感染者接触都容易引发感染
一般症状:对于还是婴儿的宝宝,骤然高热、呕吐、流涎、拒食,抽搐严重时惊厥
典型症状:在咽部出现数个或数十个灰白色的疱疹,直径是2~4mm,疱疹周围红肿,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
不仅小宝宝容易感染,对于二胎家庭的大宝们,也是容易感染,病毒产生的疱疹,一般1~7天内愈合,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其他的肠道病毒也可导致再次发病。
温馨提醒: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但家长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孩子抽搐,医院的同时,家长可以掐住患儿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儿名字,同时要防止孩子在抽搐时咬伤舌头。抱孩子的姿势一定要正确:首先要松开孩子的衣领,让头偏向一侧,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呼吸顺畅,千万别仰头抱孩子,影响孩子呼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