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青霉素过敏的人,一定不能用青霉素类药物吗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10/5530837.html

青霉素过敏是最常报道的药物过敏。虽然5%~10%的人认为自己对某种青霉素过敏,但有研究发现,这些人中其实只有28.6%能被认定为过敏。

青霉素类药物是最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如果认定患者对此过敏而不能使用,可能需要用更广谱或其他类型的抗生素,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治疗费用。

然而,青霉素过敏确实可能引起导致死亡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对于“青霉素过敏”的人,如何在避免严重过敏风险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青霉素回避呢?

青霉素过敏有哪些表现?

过敏反应分为4种类型,青霉素过敏可以表现为任何一种类型,其中速发型反应(I型,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迟发型反应(IV型,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过敏反应类型。

速发型反应通常在给药后1小时内,甚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1小时后才出现,尤其是口服给药和食物一起摄入的时候)。通常症状包括荨麻疹(最常见),瘙痒,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喘息,呼吸急促,晕厥或晕厥,低血压和心肺功能衰竭。

一般而言,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得更快,这也是一些医疗机构建议皮试、疫苗注射、或在摄入首剂青霉素类药物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的原因。

出现了速发型反应后,如果之后再次用药,有可能会迅速出现更重的症状,因此需要回避青霉素类药物。所以,做青霉素皮试是为了预测会不会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

而迟发型反应通常是在给药的数日或数周之后,多次用药后出现(甚至可能在停止治疗后的1-3日才开始)。青霉素过敏的迟发型反应比速发型反应更为常见,最常见的表现是斑丘疹(伴有或者不伴有瘙痒)和迟发型荨麻疹(不存在上述IgE介导的其他症状,如喉头水肿、晕厥、低血压等)。

大部分迟发型反应并不严重,但是如果在斑丘疹后出现了明显的发热(38°C)、面部水肿、黏膜受累、皮肤触痛/疼痛以及水疱,则提示可能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联系医生。青霉素皮试并不能预测迟发型过敏反应。

哪些人容易青霉素过敏?

研究发现20~49岁的患者发生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风险似乎最高。

此外,反复、频繁地多次使用青霉素似乎会促进过敏性致敏的发生;与口服给药相比,胃肠外给药(例如静脉、肌注)的致敏率似乎更高;曾经对非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的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风险可能也会增高(有可能是多重药物过敏综合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父母对青霉素过敏,孩子青霉素过敏的风险虽然更高,但是他们并不需要避免使用青霉素。

而对于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或食物过敏)的患者,青霉素过敏的风险并不会更高,也不需要避免使用青霉素。不过,如果这些患者真的对青霉素过敏,出现严重反应和全身性过敏反应的风险会更高。

皮试结果能作为青霉素过敏的依据吗?

所有的青霉素均具有共同的环结构(β-内酰胺),但R基团侧链不同。

β-内酰胺环结构不稳定,给药之后会自发地降解,然后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其中一种复合物称为青霉噻唑基团,是导致青霉素过敏的主要物质。

青霉素分子的其余部分也会经历相似的过程,形成其他复合物,大约10%的患者并不是对青霉噻唑基团过敏,而是对这些复合物产生了反应。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不是对核心环过敏,而是对R基团侧链过敏,这些人可能会对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过敏,但却能耐受青霉素。

然而,我国的青霉素皮试液是用的青霉素液,不含有引起过敏的主要成分青霉噻唑基团,也不含有阿莫西林的R基团侧链,因此皮试阴性并不代表不会过敏。更悲催的是,青霉素皮试还有高达9%的假阳性率,也就是说即使皮试阳性,也不代表真的会过敏。

你可能奇怪了,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这么高,还做它做什么呢?

很遗憾,对于现行的法规(包括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前),医务人员必须遵从,也许之后我国的药理学专家会建议修改这样的规定。也希望我国的药厂今后能够生成包含青霉噻唑基团的青霉素皮试液,来增加青霉素皮试的准确性。

既然青霉素皮试不准确

如何判断是否可以用青霉素呢?

在国外,使用青霉素前通常不用皮试。即使是报告了青霉素过敏,对于严重过敏反应风险比较低的成年人,也倾向于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激发来确认,而不是做青霉素皮试。

之所以要选择“风险比较低”的患者,是因为一部分人确实可能在使用青霉素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排除这一部分高危人群。如何排查高危人群呢?美国的克利夫兰诊所建议用以下问题来排查。

您是否记得过敏反应的细节?例如给药途径,青霉素剂量,用药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什么时候出现的过敏。

这些问题有助于医生确认是何种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发生过速发型过敏反应和严重的迟发型反应(例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急性间质性肾炎,溶血性贫血或血清病),就不能再做青霉素皮试、激发和脱敏治疗,简而言之,不能再接触青霉素类药物。

多少年前发生的过敏反应?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患者对青霉素不再过敏。将近50%的IgE介导的青霉素过敏患者在5年内不再过敏,80%或更多的患者在10年内不再过敏。

当时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如果用了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并且在数小时内缓解症状,这表明可能是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

为什么使用青霉素?

许多皮肤反应是潜在的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结果。例如,EB病毒感染患者(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使用了青霉素药物,高达90%的人会出现斑丘疹,但这并不代表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出现过敏之后,有没有用过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并且没有再过敏?

有时患者已经用过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例如阿莫西林和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如没有再过敏,说明患者对β-内酰胺环并不过敏。

总结

1.青霉素皮试阳性不代表一定对青霉素过敏,仍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再次尝试。2.使用青霉素后出现了疑似过敏的反应,也不代表一定对青霉素过敏,如果不属于严重过敏的高危人群,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再次尝试。3.青霉素过敏会逐年消退,如果是10年前有过青霉素过敏,现在很可能不再过敏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再次尝试。4.如果怀疑青霉素过敏之后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没有出现过敏反应,说明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再次尝试。

参考资料:

1.青霉素过敏:速发型反应.Uptodate.

2.青霉素过敏的迟发型超敏反应.Uptodate.

3.MengJ,etal.Allergytest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cr/701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