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受损后,滤过屏障受损,基底膜通透性增大,大分子蛋白也就像“漏网之鱼”一样与滤过物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了体外,形成典型的蛋白尿。
尿蛋白治疗除了看指标外,这两项检查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正确留取全天24小时的尿液,进行抽检评估尿液含蛋白的量,更准确了解尿蛋白流失的情况,同时反应出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2.微量白蛋白尿
通过检查微量蛋白尿可以发现猫腻。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评估尿蛋白的指标就是微量白蛋白尿。超过30mg表明肾小球受损,需要注意。
有些患者易出现尿蛋白反复的情况,一方面除了病理类型较重到导致的,另一方面就是没有找到引起尿蛋白的诱因,治疗方法不正确。
尿蛋白治疗需注意好这两点,降蛋白水平更事半功倍,易于维持稳定:
1.预防感染
感染会导致肾脏炎症反应持续存在,降低免疫药物治疗的效果。预防感染关键一是提升免疫力,二解决感染源问题。注意监测体内免疫力相关指标,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的等。必须要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不同类型的感染存在基础病因素,比如泌尿感染多存在肾盂肾炎、尿道炎,口腔感染多有长期牙周炎等情况。及时治疗这些炎症疾病,也可以保持肾脏炎症反应稳定,更有助于降低尿蛋白水平。
2.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尿蛋白的控制是肾病治疗中比较好降下来的一项指标,比肌酐、血钾等更容易控制住。
一些日常因素要足够重视,如低蛋白、低盐饮食,适当运动,不熬夜,不吸烟喝酒,坚持规范用药,控制好血压、血糖的指标。基本上尿蛋白不会出现反复。
如果你有降蛋白、降肌酐等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扫码,帮助您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