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一般简称为肾炎,是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免疫反应所致的免疫性炎性反应性疾病。常见病因有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细菌感染等,但并非是病毒或细菌对肾脏的直接感染或破坏,而是这些感染通过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肾小球炎性反应。肾炎有急性、急进性和慢性肾炎之分。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以血尿、蛋白尿、尿少甚至氮质血症、水肿及高血压等为主要症状;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与急性肾炎相似,但症状较重;慢性肾炎病程长,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晚期病人可出现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早期肾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泡沫尿、肉眼血尿、下肢浮肿等较为明显的症状。慢性肾炎不同时期的病情轻重不同,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或哪些多吃哪些少吃。慢性肾炎急发:低蛋白低盐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通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还会有恶心、水肿等表现,此时应该按急性肾炎的饮食原则处理。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肾炎病人,应采用低蛋白低盐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症状较轻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20~40克/天,重者每天按0.5克/公斤体重计算。而蛋白质的种类应多选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少选豆类等植物蛋白。肾炎出现水肿时,除了盐的摄入量要限制外,水的摄入量也要适当限制。少尿或无尿时,还要控制钾的摄入量,少吃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以及蔬菜和水果类。出现蛋白尿时:优质蛋白饮食当肾炎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如果肾功能尚正常,应该高蛋白饮食;如果肾功能下降,则应低蛋白饮食。在蛋白质的种类选择上,应多选择高生物价蛋白,也就是多选优质蛋白食物。在减少植物蛋白摄入方面,麦淀粉是肾炎病人常用的食品,是小麦粉加水和制面团后,再加水反复揉搓,其浆液经沉淀后可得麦淀粉。麦淀粉可代替小麦粉加工各种食品,如馒头、面条、面片、烙饼、包子、饺子等,食用麦淀粉食品,可使病人非优质蛋白质摄入减少,达到减轻肾脏负担的目的。伴有高血压时:限钠肾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压,一旦血压升高,在饮食方面就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同时像咸菜、腐乳、咸蛋等含钠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
肾炎病情出现不同变化,或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在饮食的要求上各不相同。而饮食对于肾炎的防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听从专科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严格遵守相关的饮食治疗原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