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每日一练西医儿科中医阴

好大夫教育立足医考培训界12年,凭借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12年来,“携手好大夫,医考难不住”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加入好大夫教育,将是您年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

西医儿科

患儿,10岁。反复水肿,少尿1年。体检:四肢明显水肿,呈凹陷性,血压:17/12kPa(/90mmHg),心肺正常,腹软,尿检:蛋白(+++),红细胞15~20个/HP,血白蛋白23g/L,胆固醇9.2mmol/L。该患儿做肾病理活检可呈以下改变,但除了

A.微小病变型

B.系膜增生性

C.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D.膜性肾病

E.膜增生性肾炎

A

微小病变型肾病是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具有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高度水肿)。一般不伴血尿,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尿蛋白中常以白蛋白为主,小儿多呈高选择性蛋白尿,而成人只有一部分患者为高选择性者。小儿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型最多见。

女孩,5岁,入托后出现眼睑水肿2周就诊。查体:尿蛋白(+++),血白蛋白27g/L,尿红细胞(+),尿比重1.,Hb97g/L,胆固醇9.8mmol/L,Cmg/L。该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急性肾盂肾炎

C

肾炎性肾病除具备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备以下四项之一或多项表现:①尿红细胞10/HP,(两周内3次离心尿检查);②氮质血症,尿素氮10.7mmoL/L,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③反复或持续高血压,除外糖皮质激素所致,学龄儿童17.3/12.0kPa,学龄前儿童16.0/10.7kPa;④持续低补体血症。

患儿,8岁。3周前曾患脓疱病,近3天水肿、少尿,肉眼血尿。血压20/14kPa(/mmHg)。尿常规:尿蛋白(+++),有大量红细胞,管型1~2个/HP。抗“O”U,补体C3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肾病

B.肾炎性肾病

C.急性肾炎

D.慢性肾炎

E.IgA肾病

C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主要依据

(1)前驱感染史:一般起病前1~4周有皮肤或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也可能有其他部位链球菌感染。

(2)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有血尿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及白细胞。

(3)血清补体C3下降,伴或不伴ASO升高。

具备上述特征者可诊断,但应注意病毒所致急性肾炎者可能前驱期短,一般为3~5天,以血尿为主要表现,C3不降低,ASO不增高,预后好。

中医阴阳学说

“阴阳离决,精气及绝”所反映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相互交感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B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阴阳相互维系,互为基础,也就是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当出现阴盛格阳或者阳盛格阴,导致阴阳不能维系,阴阳离绝的危重证候。故本题选B。

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

A.阴消阳长

B.重阴必阳

C.阴长阳消

D.重阳必阴

E.由阳转阴

A

从冬至到立春为阴寒之气渐消,阳热之气渐长的过程,也就是由寒转热,由阴转阳的过程,所以为阴消阳长。故本题选A。

下列各项,可用阴阳消长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阳长阴消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B

阴阳消长也就是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并维持着动态平衡。阴阳消长包括两种表现形式: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故本题选B。

中西医五行学说

下列哪项在心主血脉中起关键作用

A.心血充盈

B.心气充沛

C.心神安宁

D.心搏如常

E.脉道通利

B

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动、流注全身,以濡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其内涵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液通畅。故本题选B。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

A.心主血

B.心主神志

C.心主思维

D.心总统魂魄

E.心总统意志

B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者心主神志,指心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故《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在于心主神明。同理《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灵枢·本神》:“所以认物者谓之心”;《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依据均为心主神。故本题选B。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主藏血

B.主神志

C.主运化

D.主统血

E.主疏泄

B

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心藏神。肝主藏血,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统血。故本题选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cr/1004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