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尤其婴幼儿。主要的发病特性就是起病急,病程短。临床常见有饮食因素,如致病细菌及不科学喂食或过敏反应等都会引起胃粘膜受损导致胃炎,而由于家长疏忽误食药物和毒性物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下面主要来了解下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及其症状表现有哪些。
01小儿急性胃肠炎常见病因物理因素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能很好地避免这一情况。孩子的胃肠道较脆弱,一旦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粗糙食物或过量的食物,都可能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性的胃黏膜炎症。
化学因素常见的临床药物如水杨酸盐类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如果家长使用不当,是可能引起孩子的胃黏膜损伤引起炎症的。
误食腐蚀性液体的突发情况
如误食腐蚀剂强酸、强碱引起胃壁腐蚀性损伤。以及误食毒性物质毒蕈、砷、灭虫药、杀鼠剂等化学毒物,均可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尽管这类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尤其是这类危险化学物品的存放和使用。
微生物或细菌感染
此类情况常见于夏秋两季,以及食物存放不当引起。孩子如果食用了受到微生物和细菌污染的食物,那么就可能引起急性胃炎。目前较为常见的就是沙门菌属、嗜盐杆菌,以及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多见。此外,幽门螺杆菌引起急性胃炎的情况也愈加常见,并且此病原菌具有传染性,需多加注意。
应激状态
某些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胃炎,在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的婴儿中尤为常见,这是需要家长多加注意和观察的。此外,如果孩子遭受危重疾病,如颅内出血、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灼伤等,使患儿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也极大可能导致急性胃炎。
02症状表现小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因此患急性胃炎的机率还是很高的。小儿胃炎大多急性起病,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嗳气、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水及黏液,可带血呈咖啡样。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患儿可伴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呕吐严重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发病较急:多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的情况,多有水样便,并伴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出现脱水。
腹胀腹痛: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恶心呕吐:严重时有便血,大多患儿有腹胀消化不良的情况,常见恶心呕吐情况,呕吐物大多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少数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出现这一情况也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应该及时送医检查治疗。
腹泻脱水:临床常见伴发肠炎的情况,同时发病可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且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可导致失水过多,出现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注意日常生活中小儿急性胃炎也是相对多发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