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小儿肛裂病人较多,究其缘由多半是生活欠规律,本来可以避免的,所以有必要提出来,简单介绍一下。
孙某带着4岁的孙子来看病,自诉孩子最近大便的时间越来越长,且排便时肛门疼痛,有时会带血,家长这才慌了神。经一番检查,患儿肛门靠近尾骨的部位有一新鲜裂口。家属自诉患儿平时饮食很好,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又心疼孩子,所以孩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小儿肛裂是肛肠门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肛门口疼痛、出血、便秘等是其临床常见症状。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大便秘结。大便秘结是引起肛裂最常见的病因。
由于便秘,患儿排便时常努挣、屏气,增大腹压,试图排出大便,而此时肛门已经达到最大的扩张度,再加上粪便直径较大,压力强行促使干结坚硬的粪块强行通过肛门,超过了肛门的约束力,使肛门发生撕裂,即而出血,形成肛裂。又因便时疼痛,患儿惧怕排便,粪便滞留,大便更加秘结,进一步加重肛裂程度,出现恶性循环。
儿童肛裂与成人相比,又有其自己的特点,病程短、裂口新鲜,且很少伴有哨兵痔或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防止小儿便秘?
1、饮食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平衡饮食显得尤为重要,避免饮食偏嗜,注意饮食搭配,注意饮食物多样性。人们从碳水化合物中得到的能量应该占55%-65%,来自于脂肪的能量应该在25%-30%。来自于蛋白质的能量应该是11%-15%。
所以并不是肉吃得越多越好。减少垃圾食物的摄入,如油炸、烟熏、膨化食物等,此类食物不仅加重大便秘结的症状,更加影响裂口愈合。
2、习惯因素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童的生长发育大有裨益,若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习惯,未能建立起良好的排便反射,或经常数日不排便都会加重大便秘结的症状。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常引起大便秘结的症状,如:外界自然环境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等。
3、膳食纤维摄人不足
小孩饮食习惯比较随性,不爱吃蔬菜,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而这些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往往很少,加之孩子的父母缺乏基本的健康营养知识不知如何调控孩子的饮食习惯,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停滞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便秘。
现代医学证明,纤维素和其他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为七大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也是维护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成分,足以证明纤维素的价值。并且食物纤维素能软化大便、增量,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肠道排空,使大便保持通畅。
4、其他因素
其他药物或者疾病也会引起便秘的症状,对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如何治疗小儿肛裂?
1、饮食调整
调整患儿大便,是治疗肛裂的首要条件,而患儿家长最常用的还是开塞露,开塞露通便效果虽好,只宜临时缓解症状,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反会加重排便困难。
针对以上诱因,家属应当改变孩子的饮食规律,如多吃些粗粮、木耳、香菇、黄豆、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蜂蜜、芝麻和核桃仁等有润肠作用,都可以减轻便秘症状。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以防大便过于干结等等。
小儿肛裂急性期,注意饮食忌宜,忌饮酒,或大量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熏烤及热性食品,如羊肉、狗肉、辣椒、生葱、生蒜等,否则不利于创面愈合。
2、药物治疗
小儿肛裂因其自己的特点,及小儿正常的生理特点,并且施行肛裂切除术等手术方法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临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通过局部用药,保持大便通畅,一般能够痊愈。
对于轻度的肛裂,可以自制蛋黄油外敷,可以加速创面愈合。
取1-3个鸡蛋,水煮熟后,将蛋黄取出。具体方法如下:用一口铁锅,内放一些麻油,量要少,然后将油锅预热,将蛋黄放入油锅,并碾碎。改小火,不要把蛋黄烧焦即可。小火将蛋黄油熬出,通常量不多,用一块纱布将蛋黄渣滤除,用个玻璃小瓶将蛋黄油冷却后保存。使用时,温水洗净肛门口后,可以用棉签蘸取涂到肛裂的伤口上,一日1-2次。
在这里提醒一点,对于有明显裂口的病人,家属禁止乱用药。对于症状较重,不明原因及反复发作的肛裂,医院就诊,以排除其他病变继发的肛裂。
专家介绍王振宜
副教授,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大学附医院肛肠科主任
王振宜,男,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肛肠科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从事肛肠病工作17年.师从上海名中医唐汉钧教授,李斌教授,孙建华主任医师。-年留学法国,师从法国FRANCOISPIGOT教授。获得法国肛肠病医师文凭(D.UdeProctologie)。
擅长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术后,保守治疗大肠息肉;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藏毛窦,肛门狭窄,肛管息肉等;肛周皮肤病;化脓性汗腺炎,大肠气囊肿等肛肠科疑难杂病。
年11月-12月,年1月-4月分别作为访问学者于香港中文大学微创外科暨内窥镜中心和英国医院访学。.9-12,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和上海市教委联合组办“上海市首批高校国际师资培训班”班长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学习。
学会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研究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中医肛肠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络病学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理事。
近五年作为编委参与完成论著3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及国外先进技术论文共38篇。年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三。年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主持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研究基金课题: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上海教委自然创新课题:从调控巨噬细胞活化角度探讨祛瘀生新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痔疮发病病因的比较生理解剖学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