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科室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症状
肾小球肾炎形成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传染

孩子这么小,能做胃肠镜吗

在我的小儿消化专科门诊,经常会建议一些孩子完善胃镜或者肠镜检查,也经常遇到一些家长,一听到胃肠镜就畏之如虎,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做,我们不做,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做胃肠镜呢?”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经反复动员,但还是满腹狐疑,各种问题:做镜子会不会很痛苦啊?会不会受伤啊?麻醉会不会伤身体啊?会不会影响智力啊?……

还有个别家长,纠结万分,检查单子开了退,退了再开,反反复复若干次,耗费了门诊大量的就诊时间。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文章了,集中讲讲关于儿童胃肠镜的那些事。

1.传说中的胃镜(没见过哥?哥只是个传说):

胃镜的插入部是一根可屈的软管,插入部的前端有摄像头可以捕捉图像,有光源可以照明,还有供吸引和器械进出的孔,插入部从口腔插入,医生通过操作部的旋钮控制插入部前端的方向,经咽部、食管到达胃和十二指肠,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呈现在液晶屏幕上,医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病变。

上一张实物图观赏一下:

有木有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妥妥的高科技产品。肠镜的结构和胃镜是相同的,比胃镜要粗一点,长一点。

划一下这部分的重点:胃肠镜的前端是可屈的软管,检查医生会通过控制上下左右的旋钮寻腔进镜,使插入部前端不会硬顶在胃壁或者肠壁上,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受伤。

2.我家娃需要做胃肠镜吗?

在《中国儿童胃镜、结肠镜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中,明确写出了胃肠镜的检查适应证和治疗适应证。有图有真相,这可不是老王编的。

胃镜检查的诊断适应证:

(1)不明原因上腹痛或脐周疼痛;(2)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3)不明原因呕吐;(4)吞咽困难、吞咽痛;(5)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6)腐蚀性异物;(7)不明原因腹泻;(8)炎症性肠病(IBD);(9)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0)不明原因胸痛;(11)不明原因贫血;(12)体重减轻、生长迟缓;(13)其他系统疾病累及上消化道。

胃镜治疗的适应证

(1)上消化道异物或食物嵌塞;(2)经胃镜放置营养管;(3)上消化道出血;(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上消化道狭窄;(6)息肉切除;(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治疗;(8)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

肠镜检查的诊断适应证

(1)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腹痛;(3)不明原因腹泻;(4)炎症性肠病(IBD);(5)肛周病变(肛瘘、肛周脓肿);(6)肠息肉;(7)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8)不明原因贫血;(9)体重不增、生长迟缓;(10)其他系统疾病累及下消化道。

肠镜治疗的适应证

(1)肠息肉切除;(2)结肠狭窄;(3)下消化道出血;(4)下消化道异物;(5)乙状结肠扭转回复。

这一段老王写的比较轻松,直接摘引就好,各位应该都看明白了,是的,很多胃肠道的症状或者不明原因的腹痛、贫血、消化不良都是胃肠镜检查的适应证,鉴于我们的家长大多对胃肠镜接受程度较差,我们消化科的医生也大多把适应证控制的比较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建议或者强烈建议完善胃肠镜检查的时候,孩子应该是真的需要做内镜检查了。

3.不做内镜,做超声或者CT行吗?

答案:不行

这也是家长们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源于对侵入性检查操作的恐惧心理,不少家长宁愿去做超声,CT或者更贵的MRI(磁共振),但是,很可惜,贵的不见得合适,每样检查都有它的优缺点,它们可以相互结合来诊断评估疾病,但是多数情况下不能相互取代。尤其是诊断胃肠道粘膜的炎性病变,粘膜的糜烂或者溃疡,可疑消化道出血,内镜更是不二的选择。

4.做胃肠镜检查有风险吗?

答案:有。

所有的侵入性检查都有一定的风险性。老王当然要尊重家长的知情同意权,实话实说,这是必须的。

做胃镜的风险:

①.咽喉部的粘膜损伤较常见,尤其是在非麻醉状态的胃镜检查中,咽喉、食管入口处比较狭窄,进镜时镜身与粘膜摩擦可能会出现粘膜的擦伤,有时还会有少量出血,如果孩子不配合,进镜的时候剧烈挣扎哭闹就更容易出现。老王曾经采访过做完镜子的孩子的获奖感言,做胃镜哪里最难受,孩子们无一例外,都是手指喉咙。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②.头面部皮下出血、结膜出血常见于非麻醉的孩子,做完胃镜头面部、结膜出现针尖样红色出血点,原因是做胃镜过程中孩子剧烈哭闹或剧烈呕吐,使头面部血管压力骤升,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③.吸入性肺炎做胃镜时孩子咽部受刺激会有咽反射,会恶心呕吐,如果胃内有食糜,就会有呕到口腔内再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的会有窒息的风险。所以要求胃镜检查前要有足够的禁食时间使胃排空。这样可以使误吸的风险降到最低,但还是有一些孩子,或者是胃动力不足,或者是家长提供的病史有误,镜子进去胃内还是会有大量的食糜,这种情况有时是需要中断检查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④.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常见于非麻醉的孩子,做胃镜过程中剧烈而频繁的呕吐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严重的可出现较大量的出血。有些孩子剧烈呕吐后出现的呕血也常见于这种原因。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⑤.出血镜身的磨擦,黏膜本身的病变,镜下的活检、手术等操作都可以引起出血,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孩子,少量的黏膜出血很快就可以自行停止,个别孩子需要药物喷洒或止血夹止血。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⑥.穿孔单纯胃镜检查引起的穿孔很少见,多因为胃十二指肠本身存在溃疡等病变,由检查过程中的注气和牵拉所致。镜下的手术治疗引起穿孔的几率更高一些,小的穿孔可以用钛夹夹闭,严重的需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⑦.心血管意外发生几率低但危险程度高,因气道压迫、迷走神经刺激、精神紧张、镇静药使用及心肺本身的病变多因素引起,表现为昏厥,心跳呼吸骤停。需紧急抢救。发生频率:★☆☆☆☆严重程度:★★★★★

另外,胃镜还可能出现下颌关节脱臼、感染等并发症。

再简单说下肠镜的风险:

肠镜最主要的风险是出血和穿孔,因为肠腔比胃腔要狭窄,肠壁更为薄弱,再加上肠道弯曲更多,操作难度更大,出现出血和穿孔的几率也会更大些。

肠镜前的肠道准备也是一关,小朋友如果用了泻药以后拉的特别厉害会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风险;禁食时间长有低血糖的风险,所以儿童肠道准备最好在院内进行。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都变了脸色,这么危险,这胃肠镜还能做吗?

老王这里给大家打个比方:我上面说的这些,如同药品说明书上的药物不良反应,看起来很多,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际上却很了了,老王做胃镜十几年,还一直都是安全生产的。但是,风险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你用电器就有触电的风险,出行有撞车的风险一样,你总不能为了回避这些风险不用电不出行吧?

5.孩子这么小,能做胃肠镜吗?

答案:能!

医院医院,做的都是小孩子。我们胃肠镜最小做到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都是安全顺利完成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孩子年龄小的问题。

6.做胃肠镜会不会很痛苦?孩子能耐受吗?

答:非麻醉做胃肠镜都会有不适感。但胃镜检查时间短,六岁以上的孩子大多可以耐受;肠镜检查时间稍长,儿童建议做无痛肠镜。

做胃镜时的不适感主要是来源于咽反射造成的恶心和干呕,想体会一下的可以试着用手指抠下喉咙,另外就是镜身和食管摩擦产生的轻微的痛感,在做镜子前,我们会让孩子含服一点局麻用的利多卡因胶浆来减轻这种不适感。普通检查时间3分钟左右,听话的孩子大多可以顺利完成。当然这个因人而异,如果是那种平常打个针都不能配合的孩子,还是选择无痛胃镜吧。不过现在包括成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更舒适的无痛胃肠镜了,睡一会儿,醒来一切OK。

7.麻醉会不会伤脑子?会不会影响智力?

答案:基本不会。

我小时候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刘伯承元帅在做眼睛手术的时候怕打了麻药影响思维,于是坚持在不麻醉的状态下完成了手术,被誉为军神。由此可见,麻醉药伤脑,影响智力的传说由来已久,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事实是怎样呢?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柳叶刀》(Lancet)都发表过多篇关于麻醉对小儿智力发育的研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接受过全麻和没接受过全麻的小儿相比,在8-15岁时记忆、学习、运动、处理速度、视觉空间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或行为方面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别。

接受全麻和区域阻滞麻醉的小儿相比较,2岁和5岁时的认知发育得分也没有显著差别。

更谨慎一点讲:只要不是频繁的全麻,不是过久(>4小时)的全麻,都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而我们的胃镜和肠镜的时间是远远短于这个时间的。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很成熟的检查技术,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安全、顺利的完成。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害怕,不要纠结,相信我们专业的医生,尽早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解除孩子的病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jx.com/sxqsycr/966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