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过敏怎么办?
到了春天,过敏的宝宝似乎多了起来。鼻子痒、流清涕、打喷嚏、皮肤瘙痒、反复咳喘……孩子的这些问题让家长十分头痛。着急医院,医生都说孩子过敏了。还有一些家长“久病成医”,从网上淘来各种“神药”或直接参考他人的用药来自行治疗。
作为一类常见病、多发病,过敏性疾病对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过敏性疾病该如何识别?家有过敏娃,家长该如何照护……
01
孩子有这些症状,要警惕。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家长们别忽视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过敏的前驱症状。
所谓前驱症状主要是指在过敏相对持续和严重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的早期症状。
01
皮肤症状
例如,孩子身上出现一些红斑、皮疹,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或食用某些食物(包括牛奶、鸡蛋、面食,甚至是一些常见的蔬菜水果等)后出现。
02
鼻部症状
如流涕、鼻塞、鼻痒、耸鼻,甚至有些婴儿出现抠抓眼周、挤眼等动作,抑或是睡眠时有轻微的鼻塞、打呼噜等。还有些孩子有咽部异物感或睡眠时有咀嚼样动作。此类孩子在就诊时,医生查体后,常会发现其咽后壁黏附着鼻腔分泌物。
03
“小动作”
例如,经常挤眉弄眼、快速朗读或说话时有气息不足、叹气的情况等。
上述这些不容易被关联到“过敏”的现象,如果较为频繁,不要误判为“感冒”“多动”“睡得香、睡得沉”,需要警惕早期过敏性炎症反应。
当家长发现孩子可能有过敏情况时,医院进行血液常规检测和呼吸道炎症指标检测。
02
得了过敏性鼻炎,别大意。
鼻痒(幼儿经常揉鼻子)、交替性鼻塞(经口呼吸造成咽干、咽痛)、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流鼻涕(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鼻腔不通气(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耳鸣、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
如何鉴别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有些家长不知如何去鉴别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在这里告诉大家三个要点。一是症状不同。普通感冒患儿除了鼻部症状外,还常有轻微咳嗽、鼻塞、发热、乏力等,但很少出现鼻腔奇痒和流大量清涕的症状。
二是病程不同。普通感冒病程多为一周时间,而过敏性鼻炎病程或长或短,与过敏原具有直接相关性。
三是发病季节不同。普通感冒多发生于秋冬季,而过敏性鼻炎可表现为季节性或常年存在。
诱发原因
1、接触了毛皮、螨虫、花粉、柳絮等过敏原;
2、感冒也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原因。
预防办法
1、了解引起幼儿过敏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
2、卧室的门窗要经常打开,保持空气清新流通;
3、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尤其是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柳絮,外出时可以戴口罩;
4、注意增强体质,减少感冒。
03
反复湿疹,清洁保湿很重要。
湿疹或被称为特应性皮炎,这类疾病是另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过敏性问题。过敏性疾病往往是一个全身性系统性问题。可以说,皮肤湿疹是发生过敏性疾病自然过程的前奏。孩子反复湿疹,对于家长的照护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
如何护理长湿疹的孩子?
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鸡蛋牛奶虾蟹等是导致湿疹的常见食物性过敏原,加上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湿疹对宝宝的健康影响较大,局部皮疹的瘙痒,常使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一定要进行防治。
如果幼儿是过敏体质,家长应在特殊时期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幼儿接触过敏源。家庭环境保持空气新鲜,家中棉质的被褥、枕套,地毯、玩具等要时常清洗,保持洁净。
04
自行给孩子用药,不安全。
一些人在家中常备各种抗过敏药物,或从网络上购买所谓的湿疹“神药”。从医疗工作者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过敏患儿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接受治疗。因为家长很难从专业角度把控药品选择、药量控制等。此外,家长自行网购药品的做法应该慎之又慎。抗过敏类药品以及洗鼻器等器械,应在医疗机构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娃又长湿疹。
试试这药!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些家长喜欢像上面图片中这样去参考同事或朋友家孩子的用药,认为他人用过的就是安全的、保险的。其实不然。
春季过敏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不及时就诊,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家长最好先咨询医生再处理。
稿件来源:苗苗工作室
编辑:冯明
审核:杨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